• 门巴族婚俗

    门巴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门隅和上珞渝的墨脱及与之毗连的东北边缘。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门巴语,但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藏文。
    门巴族婚俗简介 门巴族当婚期确定后,男家便酿酒做饼,杀猪宰牛,紧张地做婚礼的各种准备;结婚之日,男家早早就派出迎亲人,能说会道的“噶尔东”(媒人),迎接新娘的“巴萨”(意为伴郎,由一未婚男青年充任)和“朗朗”(伴娘,由一同新娘年龄相当的女青年充当),还有2名男家的亲戚,他俩一人迎请新娘的舅舅,一人迎请女方的其他客人。按门巴族的习俗,新郎是不亲自来迎亲的。   他们一行人到了女方家,一一向新娘父母及亲戚献哈达,敬酒,道吉祥,然后催促新娘启程。是日,新娘梳妆打扮,头扎五色彩辫,戴上巴尔嘎帽(门巴人所戴的用红黑氆氇相间制作的缺边小帽),身着红氆氇袍,腰系白围裙,胸前佩戴“考乌”(吉祥护身盒)、珍珠、松石等饰品,背上披一张小牛皮(这是门隅门巴族妇女特有的装束),显得十分端庄美丽。迎亲时,男方不仅派出了专人,还要在迎亲途中摆三次酒迎接新娘及女方客人,这便是颇具特色的“功羌松”——“三道迎接酒”。   为什么男家要如此周到接待女方家客人?原来,门巴族有一个古老的习俗:婚礼期间,女家客人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常常借故滋事,挑剔男家,一旦有机可乘,就制造事端,搅乱婚礼,直到男家赔礼道歉,敬钱献物,方才罢手甘休。因而婚礼期间,男家必须小心侍候,才能平安无事。“三道酒”,是婚礼过程的第一关,能否顺利通过,经受住女家的刁难,直接关系到整个婚礼的成败。敬酒人是经过挑选的能言善辨、精明能干之人,他们分3至4人一组在途中恭迎客人。   门巴族婚嫁流程 请证人修“订婚书” 门巴族青年男女恋爱婚姻比较自由,男女青年在劳动、社交中相爱后,便通过朋友转告各自的父母,父母大多数是支持的。一般都是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婚事说成后,由男方酬谢媒人。媒人去说亲时,需带上一壶酒,一条哈达到女方家送给姑娘的父亲。经媒人说合后,双方父母再请两位证人,定一份“订婚书”,表示不能随意解除婚约。   父母代儿求婚 ...
    查看全部>
  • 蒙古族婚嫁习俗

    蒙古族婚嫁风俗: 婚制: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如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把阿秃儿与诃额仑夫人的成亲,就是抢婚形式。聘婚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但仍有抢婚制的残余。在部落间的战争中,抢婚或掠夺婚仍屡见不鲜。
    婚恋习俗:蒙古族人一般在金秋八月开始谈婚论嫁。小伙子的父母委托信赖的说亲人,择个好日子带上儿子去看中的姑娘家说亲。姑娘及父母如果看上了小伙子就收下献上的哈达和一盘饼食,这事就此定了下来。冬天是举办婚礼的好日子,经双方选定日子后,新郎家于傍晚时分到姑娘家接亲,至此婚礼已经开始,民族风格浓厚、趣味横生的各种婚礼节目连续上演,一直到东方发白;接新的队伍才跨上骏马,同送亲的队伍一道往新郎家进发。在离新郎家不远时送亲的队伍停下,迎亲的队伍到家后重新偕同新郎的父母亲人前来第二次迎接。在婆婆为儿媳妇掀开盖头后,新郎新娘得向父母、主婚人、亲戚们行磕头礼并敬酒。众人也会兴奋地唱起敬酒歌、跳起舞,欢乐在草原上荡漾。
    求亲: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亲。新中国成立前,通常是由男方的父母或委托媒人到女家求亲,如果女家同意,就可以定亲。按蒙古族的传统婚俗,男方须多次向女家求亲,才能得到女家的许诺。《蒙古秘史》卷中记载:也速该把阿秃儿带领其子铁木真(即成吉思汗)到德·薛禅家求亲。德·薛禅说:“多求几遍,才许给啊,会被人尊敬;少求几遍,就许给啊,要被人轻看。”后来形成了一句蒙古谚语:“多求则贵,少求则贱。”求亲达成协议后,由男方带上哈达、奶酒和羊五叉或全羊到女家“下定”。女家请亲友陪客人饮酒,表示正式定亲。 聘礼:青年男女定亲后由男方家送给女方家的礼品,又叫彩礼。聘礼的多少由男方家的经济情况而定。农区多以金银首饰、柜子、衣物为聘礼;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牲畜为聘礼。牧民视“九”为吉祥数,聘礼以“九”为起点,从“一九”到“九九”,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一头,取“九九”为长寿的意思。如贫困牧户不具备九数牲畜的聘礼,也可以...
    查看全部>
  • 撒拉族婚俗

    撒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黄河谷地,以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一带。   撒拉族婚俗简介: 撒拉族的婚俗受伊斯兰教的影响较大,由父母做主,"嫂吉"(媒人)做媒,一夫一妻。婚姻的缔结,一般要经过说亲、送定茶、送聘礼、举行婚礼四道程序。解放前,在婚姻方面有几种特点:
    一是男子有重婚、多妻的特权。
    二是男子有凭“口唤”,离弃妻子的特权,即男子如果对妻子不满意,只要说三声“我不要你了”,就算宣布离婚。而女子却无权提出离婚。
    三是早婚现象很普遍。女9岁,男12岁,就要承担婚嫁的“非日则”(神圣的天命)。从此,阿娜们不准出大门一步,只能整天待在闺房绣花或学做茶饭,等媒人登门说亲。
    四是近亲通婚的较多。解放后,这些情形几乎都已改变。   撒拉族婚嫁流程: 说亲: 说亲是缔结婚姻的第一道程序,男家看准了某家的姑娘,首先央请"嫂吉"带上礼品,向女家说亲,女家父母应允后,还要请其亲房叔伯、阿舅,征求他们的意见,其中阿舅的意见尤为重要,大家都同意方可决定。   订婚: 获女方家同意后,男方择定日期,多为"主麻日"(星期五),请媒人向女方送"订婚茶",进行第二道程序。一般送茯茶一封、衣料两件、耳环一对,女家接受,即表示应允,并当场议定聘礼。一经定亲,女家则不得将女儿再许与别人。   彩礼: 第三道程序是送"麦海勒"(彩礼),结婚前,男家要向女家送"麦海勒",其多少视男家经济情况而定。据清朝龚景翰《循化志》记载:"富有的男家可送马两匹、骡一匹,若家贫无骡马者,可用四小牛抵之。"一次纳不起彩礼者,可先送一半,日后再补。富户送彩礼则衣料和彩金倍增。临娶时还要送衣服面料及化妆品等。这是旧的习俗,现在随着社会发展,送的彩礼越来越丰富了。   婚礼: 最具风情、最热闹的要算婚礼了。双方择定吉日,婚期至,新郎在男宾陪伴下到女家迎亲,到女家时,新郎及男宾都不进家门,而是坐在门外的场...
    查看全部>
  • 景颇族婚俗

    景颇族,中国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19209人。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又分别称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称“景颇”、“载瓦”、“喇期”、“浪峨”。
    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古浪、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缅甸有克钦邦,克钦族即中国景颇族。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景颇族婚俗简介: 明媒正娶是景颇族青年男女结婚的主要形式。当青年男女深深相爱后,经过一定的礼仪,双方闪定了彩礼的数目和结婚的日期。届时,女方请媒人、舅父和亲朋好友把新娘送去成亲。举行结婚仪式时,要请歌手来演唱(结婚歌),并按歌中演唱的习俗和程序举行仪式。(结婚歌)是景颇族的许多关于婚姻方面的古老传说,它概括了婚姻习俗的全部内容,也含有对新郎新娘祝贺和祝福的内容,实际上是一部口承的景颇族婚姻习俗史。
    新娘进院时,要举行过草桥仪式;在六蓬棒升草上拴一只孵蛋的母鸡,由新郎牵着新娘从这个草桥上跨过去,以象征将来家业浴量,猪有一千头,鸡有一万只。新娘过了草桥,要走过屋檐沟,才能上竹楼。一般情况下,给机关报娘上竹楼的梯子应该是新做的。进了竹楼,新娘受到寨子里长辈们的欢迎,要举行庄严、隆重的迎新娘仪式,并对新娘致以深深的祝福,使新娘感到全寨人都在欢迎她和关心她。这些过程完成后,新娘进入洞房。这时候,姑娘和小伙子开始聚集在新郎新娘身边。他们一边祝贺、嬉闹,一边喝酒吃喜糖,气氛极为热烈。
    婚礼的高潮是请歌手来祝福新郎新娘;新郎新娘来到祭祖宗的屋子,旁边站着男女歌手,聚集着参加婚礼的宾客,屋子里摆着各种祭品,接着歌手一个个轮流演唱。他们用歌声赞扬了新郎的勇敢、新娘的美丽祝福新娘新郎早生子女、幸福美满等。每个歌手的演唱都赢得人们的阵阵欢呼,给婚礼增加了无限的情趣和热烈的气氛。当晚,亲朋好友和全寨的乡亲都要来喝酒,吃饭。之后大家又唱歌又跳舞,往往要嬉闹和欢娱到天亮。
    另一类属于自由恋爱结婚的形式,好男女青年恋爱后,在公房等处发生性关系,致使女方怀孕或生下孩子,这样需正式结婚,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男方给岳父岳母送一份有...
    查看全部>
  • 壮族婚嫁习俗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国内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地,国外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
    壮族婚俗简介 壮族的村寨一般由若干姓氏成员所组成,没有氏族组织,具有明显的村社特征。壮族婚姻的基本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各支系都普遍实行氏族外婚,但同姓不同宗可以通婚。“土人”家族在四代以外即认为没有宗亲关系,可以通婚。舅表姨表可婚,姑表不婚.“依人”氏族外婚多行单线姑舅表婚,姑母之子与舅父之女可婚,但严禁舅父之子与姑母之女通婚。
    壮族婚姻形式 父母包办 历史上,壮族曾普遍实行早婚,根据有关地方志书记载:“依人,多早婚”,婚姻形式基本实行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双轨制。父母包办必请媒人说婚。媒人说婚通常要进行若干次,第一二次去女家,若女方父母亦有意,则以便饭招待。如此往返三五次,即可议定亲事,并以“合八字”订婚。订婚礼银很重,一般须送与女子全套银制饰物。 父母包办婚姻,在壮族中亦占有一定地位,男女通常在十三四岁、有的早在七八岁就被双方父母“合八字”定了终身。
    自由恋爱 男女青年婚前有社交自由,但双方即便情投意合,也需征得父母同意后才能结婚。自由婚姻的主要方式是男女青年通过唱山歌择偶。此种方式当地谓之“唱流”或“赶风流”。长期以来,在壮族婚姻生活中已成为一种制度,直至解放前后,广南一带壮区仍然十分盛行。(参见黄现璠等著《壮族通史》)
    “沙人”每年多在正月第一个大街日和二、三月举行。“侬人”于每年栽秧前收割后举行。届期,未婚男女和已婚但未“坐家”女子各携带米花糖、花糯米饭以及小手巾、小镜子等物品,在固定场地对唱山歌。倘若某一小伙子爱上某一姑娘,集体对唱阶段便可竭力向她投送秋波,若姑娘也有爱慕之意,双方即以山歌一问一答自成一对。对唱完毕,可坐下互相宴请,互赠随身携带的小件物品以示信物,以后逢街日或节日并可邀约订期相会。通过唱山歌结交的情友,日后即便情投意合,男方也要聘请媒人作形式上的求婚。
    壮族恋爱方式 对歌 壮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方式有对歌、抛绣球和打木槽等。 壮族人对青年男女的...
    查看全部>
  • 朝鲜族婚俗

    朝鲜族婚俗简介 过去,朝鲜族婚俗沿用我国古代的六礼习俗,非常传统复杂,礼仪繁多,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得以简化,现在主要有纳彩、纳币和迎亲3个程序。纳彩,就是定婚,男方家向女方家提亲时要送礼物。纳币,是男方家给女方送去青缎、红缎等彩礼。迎亲,即新郎迎娶新娘,正式举行婚礼,也最为隆重。   朝鲜族婚礼有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新郎去新娘家迎亲,要带上用木头做的大雁,象征新婚夫妇像大雁一样忠贞爱情,永不分离。新娘家会为新郎办丰盛的喜宴。新郎坐在案前,须先喝3杯酒。喜案上最为醒目的是煮熟的整鸡,鸡嘴上衔着通红的辣椒。民间传说红为阳,可以驱邪避鬼,也隐喻早生贵子。在饭碗里要埋上3只鸡蛋,新郎吃一半,新娘吃一半,寄寓生儿育女、生活美满的良好祝愿。新郎新娘互换礼品后,要行交拜礼。新郎新娘离开新娘家时,要一起向新娘父母及长辈辞行,新娘要带上嫁妆和礼品。过去,新郎骑马,新娘坐轿,现在都改成坐小汽车了。   新娘到新郎家后,同样会受到热情隆重的欢迎和接待。新娘也要接受喜宴,并从满桌丰盛的佳肴中拨出一部分送回娘家,以示自己在婆家受到了隆重的接待。上宾们回家前要到洞房去,叮嘱新娘上敬公婆,下爱弟妹,夫妻和睦,好好过日子。晚上,要举行热闹红火的家庭娱乐会。   结婚第二天,新娘要为全家做早饭,露一露自己的厨艺。早饭后要行“舅姑礼”。新娘把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一一赠给公公婆婆和小叔子、小姑子及其他近亲属。最后,把礼物送给新郎,然后两人互相对拜。第三天,新娘伴着新郎,带上丰美的食品,高高兴兴地双双回娘家,叫“回门”,婚礼圆满结束。   朝鲜族婚俗礼仪 朝鲜族自古以来很重视礼节,素有“东方礼仪民族”之美称。结婚是人生的终身大事,所以尤其讲究婚姻之礼仪、习俗。朝鲜族婚俗同其他风俗一样,是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自发地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精神现象。它以吉祥为着眼点,派生出形式不尽相同,又互有影响的作法,世代相沿而成风俗。身份的高低,生活的贫富,地域的不同,婚俗难免有很多差异。但有一点是需共同遵守不能违背的,这就是同宗之间、表亲之间不能通婚。这种禁止近亲通婚的规定,是朝鲜族美德善俗之一,沿袭至今不变。传统婚姻的程序大多分为议婚、纳采、涓吉、亲...
    查看全部>
  • 仡佬族婚俗

    仡佬族婚俗简介 仡佬族大部分散居在贵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包括遵义、仁怀、安顺、关岭、普安、清镇、平坝、黔西、大方、织金、金沙、贞丰、晴隆、六枝、水城等20多个市县;少数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马关、富宁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仡佬族人口数为579357。仡佬族因人数少而居住分散,各地仡佬族差异很大,甚至分散在同一个县内的仡佬人也不能互相通话。目前,仡佬族中大约只有极少数人还会说仡佬语。汉语是仡佬族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不少人还会讲苗语、彝语或布衣语等,有的甚至一人兼通三、四种语言。仡佬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未定。仡佬族没有文字,普遍使用汉文。
    在历史上,仡佬族先民婚俗颇有特殊之处。如《新唐书·南蛮传》记,南平僚(婚)法,女先以贷求男。此俗与当时汉俗“男先以货求女”的婚俗相异。其原因是“俗女多男少,妇人任役”。唐宋时期,仡佬族婚姻的封建等级制极严。《唐书》载:“谢氏族,法不育女。自出高姓,不可下嫁故耳”。在宋代,仡佬族青年男女可自由到山坡上对歌或“耍房”选择情侣。直到清末此习俗在遵义一带仍盛行。过去,许多仡佬族地区盛行姑舅、姨表婚的传统习俗。到了近代,仡佬族旧的婚制有很大改变。自近代以来,大部仡佬族婚姻习俗基本上同汉族。婚姻缔结听从父母之意见,请媒人上门提亲撮合。实行一夫一妻制。个别富户纳妾。
    在婚姻禁忌上,仡佬族严格实行同姓不婚。在某些姓氏之间也禁止通婚。如道真县仡佬族韩何二姓不通婚。联姻程序及婚礼仪式,各地不尽相同。受《周礼》影响,一般有提亲、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6道程序。
    黔北仡佬族新娘在出嫁前一二个月即停止农活,专门做针线,称为“赶嫁”。出嫁之前三五日,兴“哭嫁”,用哭嫁的唱词告别父母家人及尊亲外戚。亲友们则以钱物相赠,称为“包礼”。迎娶之日,女方家门边置两桶,盛满清水,一伙青年女子持瓢等候,一俟娶亲队伍到来,即舀水泼洒,淋湿以媒人为主的迎娶者,称为“打湿(实)亲”。迎娶者只有尽快冲进女方家,才能免于继续被水淋。出嫁时辰,新娘由本亲族妇女搀扶,辞拜自家祖宗、父母、尊长。将启程时,新娘丢一把新筷子在身后,然后由兄长或亲族长辈扶入...
    查看全部>
  • 拉祜族婚俗

    拉祜族,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人口41.1476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起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南迁,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该民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两岸普洱、临沧两个地区。其中78%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
    拉祜族婚嫁程序 拉祜族曾经经历过血缘群婚、族内对偶婚、转房婚和一父一妻制等,而且长期实行族内对偶婚,因此血缘集团内部由父系和母系相互混杂而导致双系大家庭制度长期并存的婚姻家庭制度。近代以来拉祜族主要是实行一父一妻制的父系大家庭制度。
    拉祜族青年人的婚姻一般要经历:串婚、订婚、结婚等几个过程。串婚实际上就是青年男女谈恋爱的过程,但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按照传统习惯,串婚只能在每年的“火把节”(即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到第二年的春耕农忙期间进行。平时,尤其是在农忙季节,许多拉祜族地区的村寨禁止青年男女在一起谈情说爱,否则不仅会受到人们的谴责,而且会被认为是一种伤风败俗的行为。
    订婚 订婚是在串婚的基础上,青年男女将自己谈恋爱的事情告诉家人,双方父母得知自己得儿女已经确定了意中人后便托媒求婚。如果家长同意对方得求婚,就喝下媒人带来得酒,若拒绝喝酒甚至将酒推翻在地则表示拒绝或对儿女婚事不满。求婚成功后即可举行订婚仪式,仪式多在男方家举行,也可在女方家举行。到时,媒人带上米酒、鸡、肉、盐、茶叶等到女方家,做好饭菜,宴请女方家长和亲戚,然后双方边吃边商量聘礼和婚期。订婚之后,青年男女必须到对方父母家中劳动一段时间,如发现对方不会做干活,或者人品不好等,可据此解除婚约。
    结婚 结婚仪式一般都在农历腊月至春节期间。从妻方居住的,由女方家迎娶,婚礼在女方家举行。从夫家居住的,由男方迎娶。男方迎娶时,新郎带着聘礼去女方家,到达女方家后,先要向岳父献一筒清...
    查看全部>
  • 独龙族婚俗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旧称“俅人”。分布于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位于高黎贡山以西,但当利卡山以东,设立独龙江乡,是独龙族唯一聚居地。现约有7000人。使用独龙语,没有本民族文字。   独龙族婚俗简介 独龙族主要聚居在怒江流域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河两岸。这里山高坡陡,交通极为不便,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独龙族的婚姻虽然确立了一夫一妻制,但同时存在非等辈婚、互姐妹婚、一夫多妻等几种婚姻形式。   同时,盛行严格的氏族外婚制,即男子只固定地与舅方家族形成婚姻关系,构成单向循环的婚姻状况。如家族中唯一已婚的儿子死亡,其妻可由公公娶为小妻;两姐妹也可以同时分嫁两父子;一群兄弟可与另一方的姐妹同时实行婚配等。这种非等辈的婚姻和伙婚的状况,反映出独龙族父系制家族和家庭正处于解体期的特点。此外,独龙族妻姐妹婚,即一个男子可以同时或前后娶两个亲姐妹为妻的现象,也说明了男子在家庭中的支配地位。在独龙族的词汇中,严格地说并未产生丈夫和妻子这两个词,只有男人、女人和我的男人、我的女人等词汇。   独龙族传统婚俗 以前,独龙族的婚姻状态较复杂,几乎包含了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婚姻形态。由原始的“群婚”、“对偶婚”到一夫多妻以及从妻姊妹婚到非等辈婚几种复杂的形态,这种复杂的婚姻关系也表明了家庭公社解体期的特点,它标志着家族公社制度的结束和个体家庭的确立。   独龙族盛行严格的氏族外婚制下的家族外婚制,即男子只固定地与舅方家族联亲,并形成较固定的婚姻集团,构成单面循环的婚姻关系,这种婚姻集团的特点是甲家族的男子固定地娶乙或丙家族的女子为妻,但甲家族的女子绝对不能嫁给乙或丙家族的男子,除非固定联亲的对方没有女子或他迁,否则是绝不会改变的。因此,在这种婚姻集团的形式之下,逐渐形成了较固定的循环的婚姻系统。   此外,还保存着姊妹先后共嫁一夫和兄死弟娶其嫂(反之亦然)的妻姊妹和转房制,按独龙人的传统习惯,即凡属固定的婚姻集团,某一家所生的几个姊妹,必须先后共嫁给一个丈夫,独龙语称为“安尼南”,意即娶姊妹。他们认为几个姊妹嫁一夫,可以和睦相处,可以亲上加亲,而且财产和劳动...
    查看全部>
  • 俄罗斯族婚嫁习俗

    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属于东斯拉夫人中的一个族群。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在中国,俄罗斯族总人口为15609人。俄罗斯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等地共约1.4万人,占俄罗斯族总人口的89.40%。
    俄罗斯族婚俗特点 重视陪嫁 俄罗斯族严格禁止叔伯姑表兄妹等近亲结婚,但不限制与其他兄弟民族通婚。他们主要通过自由恋爱结合,虽然也有包办婚姻,但不占主导地位。在以前,媒人说亲和订婚仪式还是不可缺少的。媒人说亲时,要带一个撒了盐的面包。若是姑娘和她的父母同意,姑娘就亲手把面包切开请大家分尝。然后男方家举行个简单的订婚仪式,商定好结婚日期。俄罗斯族有个好传统,即不要彩礼,男家只需要准备一些结婚的必需物品。请客费用男女家各自筹备,但陪嫁比较讲究,父母都希望把女儿的嫁妆准备得尽可能好一些,以免男方笑话。
    教堂婚礼 婚礼的仪式非常隆重,由于俄罗斯族大多数信奉东正教,有条件的地方婚礼必须在教堂举行。新郎在结婚这天,要赶上马车或步行去迎亲。新娘临行前要跪在一件铺在地上的皮袄上(这象徵婚后生活兴旺),接受父母的祝福。接亲的人来后,新娘家要招待一些糖果和食品。大家围坐在桌旁,一边就餐一边唱起欢乐的婚礼歌。
    离开新娘家后,人们就拉着手风琴,簇拥着新郎新娘去教堂举行婚礼。婚礼时,新郎新娘戴上特制的头冠,新娘手中拿一束花,新郎手中拿一支蜡烛。神父首先问他们愿不愿意和对方结合,如回答是“愿意”,神父再为他们祷告,然后让双方交换戒指,给他们一人一点蜂密,意为祝愿他们的生活甜甜蜜蜜。仪式完毕,新郎新娘要行三次跪拜礼和亲吻三次,最后在大家的祝福中离开教堂。
    婚后第三天是回门的日子,娘家要准备酒菜,邀请婆家的人和亲友前来做客。以后,新娘就住在婆家,成为丈夫家庭中的一员。但也有入赘的情况。这主要是俄罗斯族以前的婚俗。现在,罗斯族青年摈弃了媒人说媒等旧习俗。由于年青人多不信教,婚礼也不在教堂举行了,但仍保留着婚俗方面的鲜明特...
    查看全部>
  • 藏族婚嫁习俗

    择婚 过去西藏贵族家庭的子女,男孩到了16岁,女孩14岁至15岁时,父母们便开始考虑他们的婚姻,选定配婚对象。首先要为子女暗地选好几家与自己家族地位相当的姑娘或男子后,一般是先委派家族里的强佐(即管家)作为主人的代表,带上缎绸、藏银、食物及哈达等礼品前去已择定的某个家族提亲,并请求告知家府子女的属相和元素,如果其家族同意作候选亲事,便会很乐意地告知子女的属相和元素。如果不同意,他们就会以子女已经定好亲事或不愿过早让子女结婚等为理由来婉言谢绝。当强佐(管家)获得对方的属相和元素后,家族要请高僧占卜,看与谁结缘合适。
    求婚和定婚 经高僧择定与谁结缘后,便由家族内品位最高的兄弟或舅舅带上丰盛的彩礼和清单,前往择定的家族求亲。送礼谈妥后,再请高僧占卜,择出订婚吉日。
    订婚这天,男方要送给女方家中老少尊卑每人一条哈达和丰厚的礼物,女方要准备好茶酒饭等,盛情款待。双方代表进入正厅依次入座后,主人家端上"切玛"敬茶酒。求婚之家献上礼物,特别向家母送上一块"帮典",用来作为母亲养育女儿之"奶钱"。之后,便把一式两份婚约放在高脚盘内,由证人高声朗读,另一证人认真核对。念毕,证人把两家的家印当众盖在婚书上,然后郑重地由女方与男方代表分别交给对方父亲,接着两家父母向证人献哈达,表示谢意。举行订婚仪式时,青年男女都不参加,只是家人出席。仪式结束后,女方家宴请宾客,欢聚一天;傍晚男方家人离开时,女方家庭向每个来客献一条哈达。
    举行婚礼 男方家请星相师卜算黄道吉日以确定婚期(藏语"念孜")。举行结婚仪式的头一天,男方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装和眼饰用绸缎包好,送到女方家中,让新娘穿戴。迎亲这天,男方家要找一位有身份的人,带上一队人马和彩箭,彩箭上有明镜、璁玉、珠饰等,并牵上一匹颜色与女方属相吻合且是怀孕的、打扮考究的母马以供新娘乘骑,前往女方家迎接新娘。女方在马队到达之前,要举行敬"切玛"茶酒等告别仪式。当男方迎亲队伍进门之后,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接着又将璁玉放在新娘头顶,表示新娘已属于男方家人。女方送新娘出嫁,一般带去一位陪人,当姑娘出门时,女方家人一手拿彩箭、一手拿...
    查看全部>
  • 怒族婚俗

    怒族婚俗简介: 怒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制,恋爱自由。旧时父母包办婚姻,常有逃婚和偷婚的现象。解放前保留带有亚血缘族内婚特点的原始婚姻残余,并普遍流行"转房制"。家庭财产主要由幼子继承,世系按父系计算。碧江一带实行父子连名制。婚筵是所有礼仪中宴请规模最大的筵席。婚前新郎要带猪肉、米等物去岳父家帮助砍柴和耕地,然后才能举行婚筵,婚筵时不但酒肉要丰盛,场地也要布置一新。届时新郎、新娘要同喝祝婚酒,姑娘们要向他们抛洒面粉,表示吉祥如意。   怒族婚俗——抢婚与砸竹筒 住在碧江县古科乡的怒族有抢婚的风俗习惯,他们把抢婚当作举行婚礼的前奏。抢婚,先要打听好某某姑娘经常要过的地方,打听可靠后,选上一个吉利的日子,男方集合上三五个未婚壮小伙子,埋伏在路旁的丛林中,当要抢的姑娘路过这个地方的时候,带头的挥手发出捉拿的信号,大家笑着立即把她围了起来,很快抓住她的双手。姑娘知道这种做法就是抢婚,但是一时搞不清抢到哪个小伙子家,心里不踏实,会感到害怕,一路上又哭又叫。几个小伙子把她生拉活扯地拖到男方家的屋里才松手。   人抢来后,哭声、笑声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临近家的小孩们闻声抢先出来看热闹,大人也会跟着而来,人群把男方家的屋里挤得水泄不通。客人来了,主人家特别高兴,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高粱酒招待大家,每人一牛角杯,个个一饮而尽。两个妇女在一旁为姑娘作伴娘,告诉姑娘说:"不要哭,我们原来都是这样过来的,很快就会好啦┅┅"经过一番劝解,姑娘默默无言。两个请好的男媒人带上两竹筒酒火速上女方家登门求婚。进屋后,说明来意,赶紧把求婚酒递到女方父母的手中。这个时候,女方母亲假装生气,乱跺脚。媒人心平气和地不断为双方讲情。   媒人不费多大力气回到男方家报喜。大家听到媒人的喜讯后,男方父亲便喊人马上杀猪,欢迎媒人的胜利归来。接着宣布婚礼开始。由新郎的伙伴(一个聪明能干、身体健康、很会办事的小伙子)带着新郎、新娘以及很多客人先到女方家举行婚礼。大家说说笑笑,新郎不断地为岳父岳母敬酒,说我们从今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回到家后就是婚礼的高潮,火生得很旺,火上不断烤酒、喝酒、唱酒歌,跳起无伴奏舞。这种舞跳得很凶猛,舞步的节奏和楼板的振动声隔河都能听到。婚礼要进行一天一夜...
    查看全部>
  • 水族婚俗

    水族是生活在我国的云南省、江西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总人口约三十四万。操水语,属汉藏语系 壮侗语族 侗水语支,多数水族老人说来自江西省(说是江西吉水等地),有的说来自中原睢水一带,也有的说与古代“骆越”有渊源关系,但是其文化是水书,根源上只能来自中原地带。另有说法是,水族原为隋朝皇族后裔,618年隋朝灭亡其中没落皇族率众南迁,历经辗转由江西到达贵州三洞地区于当地苗布依族族共处,历经借鉴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在南迁过程中为了不忘祖先,自称“隋”人,因发音一致也称“睢”人,至今仍有“睢”人自称贵族。

    水族婚俗简介
    水族婚俗保留较浓的传统色彩,讲究明媒正娶。实行“同宗不娶”的族外婚,实行一夫一妻制。过去较盛行姑舅表婚习俗。解放前婚姻的缔结,基本上是依父母之命、媒的之言,男女长到十五六岁就订婚,十七八岁即结婚。自由恋爱的男女双方要结婚也必须通过明媒正娶的途径婚娶,否则会被认为不合利规而受到谴责和轻视。   青年男女相爱之后,先托人告诉双方家长。若家长表示愿意,男方才请媒人去女家送礼定亲,并择定吉日,派人抬着猪仔去女家“吃小酒”。正式迎亲时,再抬大猪到女家“吃大酒”。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干一杯酒,以喝醉来表现主人的盛情。接亲与送亲男女双方的家人不参加,除少数地方由新娘的兄弟背新娘送至夫家外,多数是盛装的新娘打一把故意撕开一条缝的红纸伞步行在前,接送的伴郎、伴娘及抬着嫁妆的长队紧随其后。一般是新娘于中午出娘家门,傍晚六七点钟进夫家门,吉时不到,不得进门。新郎家的亲人在新娘进门要外出回避,新娘进屋后才能回家。新婚之夜,伴娘与新娘同宿,第二天新娘即回门去娘家住。婚期之后,新郎再去请新娘回来 ,开始夫妻生活。有些新娘第一次回门就长达一两个月时间,谓之“坐家”,实际上是“不落夫家”婚俗的残存余音。新娘出嫁的路上,最忌讳打雷变天,因此婚期多在秋冬举行。 查看全部>
  • 达斡尔族婚俗

    新疆的达斡尔人主要聚居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县的一些乡村,人口只有6300多人(1997年的统计),是自治区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就像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一样,也有着独特的婚姻习俗。
    达斡尔族婚俗概述: 达斡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恪守氏族外婚制原则。男女青年订婚后,男方要送女方家马、牛、羊和酒,称为“大礼”。这一天姑娘要躲起来,不见未婚夫。婚礼前一个月,男方还要送一次小礼,礼品主要是衣、物,这时未婚夫妇才可以见面,并在一起吃“拉里”和挂面。结婚要置办酒宴,食品和菜肴必须丰盛,特别是在迎亲时,如果沿途碰见行人,不论是否相识,都可分得一份酒肉和点心。结婚仪式后,主人要以炒犴鼻和手把肉等上等菜肴待客。
    红媒牵线结秦晋: 达斡尔族青年男女的提亲,要由媒人出面,自由恋爱者亦如此。通常由男方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穿戴整齐,在帽子的右边挂一根新红布条,并携带礼品,前去提亲。如女方有意,则与媒人约定下次见面的日期。当媒人第二次来时,若女方表示完全同意,就提些办喜事所需的衣物、家具等,这门亲事就算定下了。
    察恩特宴认亲人: 娶亲的日子,由男方杀鸡占卜选定。当天,由女方父母与介绍人一起把姑娘送到新郎家。新郎家准备酒、肉招待。新娘到后与新郎一起握刀杀一只鸡,看鸡肝纹路所示吉凶如何,如不吉利则由新娘新郎各自再杀一只,待杀到鸡肝出现吉象纹路为止。接着,新娘新郎举行喝酒仪式,每人面前放一碗酒,碗边抹上酥油,自己先喝一口,再喝交杯酒。新娘新郎喝完交杯酒,还共同招待介绍人和所有客人。然后双方客人以及来贺喜的亲戚朋友一起不断地饮酒、唱歌和跳舞,直至通宵达旦。
    歌声洒满迎亲路: 结婚这天,新郎不去接新娘,而是由女方组织人送姑娘,新娘头蒙红纱巾,由五至七个男女青年陪同,清晨从女方家坐车出发,装上嫁妆及陪送的礼品,大家拉琴唱歌,欢声笑语、洒满一路。
    偷杯窃碟戏新郎: 当送亲人陪护着新娘到达男家后,新郎家对送亲贵客格外关照,未进门,先敬"进门盅",进屋后再设"接风...
    查看全部>
  • 德昂族婚俗

    德昂族也称为“崩龙族”,是中缅交界地区的山地少数民族。德昂族主要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区,中国一侧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缅甸一侧在掸邦、克钦邦等地,与傣族、景颇族、佤族等民族杂错而居。   德昂族婚俗简介 德昂族的青年在婚姻缔结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做父母的也比较尊重儿女心愿。而且,德昂族的结婚聘礼也只是一些象征性的礼品,办完了聘礼,方可迎娶新娘。迎亲时,新郎在伴郎、媒人的陪同下去迎接新娘,在进入新娘村落时,鸣枪数响,表示娶亲人员已到。新娘梳装打扮完毕离娘家时,由舅母,姐妹及本寨未婚青年送行,并将女方家长陪嫁的衣服,锄头,镰刀等嫁妆,以及女方赠给男方父母的衣服等带往男家。新娘到新郎家,登梯上竹楼时,双脚一定要踩在专门置于楼梯脚下的石块上,表示他们的婚姻像磐石一样坚固长久。新媳妇上楼时,婆婆要给她洒谷花,撒花仪式结束,新娘步上晒台,跟在婆婆后面进入新房。晚上,村寨里男女青年齐聚新娘家的厢房对歌,唱调子,往往要唱到鸡鸣方散。次日,新郎陪新娘回娘家,送去男家赠给女方父母、兄弟、姐妹的衣物等。若新娘是本寨人,亦可当天返回夫家。   德昂族婚俗——恋爱 德昂族婚俗德昂族婚俗图册德昂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和婚姻十分自由,父母和长辈一般不干涉,且恋爱和婚姻也不受等级地位的限制。青年男子可以任选配偶,未婚姑娘也可自主选择对象。他们的恋爱生活有其非常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德昂族在婚恋上的传统习惯法是:姑娘爱上哪个小伙子,不嫁是不行的。因此在毁恋问题上,姑娘有更多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德昂族青年男女到了婚恋年龄,都要参加青年男女的婚恋组织,由这个组织带领大家进行集体性的社交活动。男方组织的领头人被称为“司脑干”,女方组织的领头人被称为“阿巴干”。这两个组织带领青年男女参加本村或外村的一些重大社交活动,如喜庆活动、节日活动、聚会和娱乐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为青年男女的相识和恋爱提供机会和场所。   德昂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有两个显著的特别:一是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往往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约会,互相物色对象;或几个小伙子相约同时去串一个姑娘。二是谈情说爱的活动,往往在女方家进行。夜色降临的时候,小伙子吹着动听的...
    查看全部>
  • 保安族婚俗

    保安族聚居区位于甘肃、青海交界的积石山下,北临黄河。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和青海省的循化县。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人口数为20074人。“保安”系本族自称。旧时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而被称为“保安回”。保安族聚居区的保安族使用保安语,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文。
    保安族婚俗简介 保安族人结婚时送亲的人二、三十人不等,一般男多女少。送亲开始时,由新娘家族中年龄较大的一名妇女,左手扶新娘,右手托一盘子,盘里盛着五色粮食(不同品种的粮食──般是麦、豆、玉米、青稞、小米),并掺有花茶。让新娘从自己的房门到大门外,退一步,向后撒一把。五色粮食,以示祝福娘家,把吉祥和幸福留给父母姐妹和兄弟嫂嫂。到了门外,新娘骑马,头上盖面纱,身上披一条红毯子,娶亲的和送亲的前呼后拥,一道去新郎家了。
    在新娘家门不远的地方,新郎村里的小伙子们等候着新娘和送亲客人。等新媳妇和送亲客人一到,小伙子们就一轰而上,鞭炮齐鸣,阻挡新娘和送亲的客人。这时要让新娘的哥哥或其他亲属把新娘抱起,从等候地点抱进新郎的大门。抱的远,表示小伙子们占了上风;近,说明送亲的人占了上风。如果小伙子们阻挡不住,让新娘和送亲客人连人带马冲进新郎家门,那就算小伙子们输了。如此争俩一阵后,由新娘的哥哥抱新娘入洞房。这时,双方小伙子拉出好马,选择一块平地,进行赛马。迎亲活动过后,客人入席进餐,唯独新娘缺席,按习惯,新娘是三天不吃男家的饭,而吃娘家送来的饭菜,以示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当晚,全村男女都来闹宴席场。
    开始先由年纪小点的小伙子们从主人的大门口高声喊叫:“特郎味!特郎味!”“歪寸热歪寸热!”意思是拿柴草来,一直这样喊着进人院中,待主人拿出柴草来时,小伙子们在院中烧着一堆熊熊大火。院子四周张灯结彩,火堆周围放着木凳,火堆旁烧着铜壶熬花茶。这时小伙子们唱起宴席曲,伴随着轻盈的舞蹈。老年人围坐火堆旁,喝着熬花茶。宴席场一直闹到午夜。快接近尾声,村上的唱把式和小伙子们一道从大门外唱着“讨喜曲”走来。唱完“讨喜曲”,晚会也就结束了。主人拿出红枣、核桃等招待所有来...
    查看全部>
  • 鄂伦春族婚俗


    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狩猎民族,因此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地带,使用鄂伦春语,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文字。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
    鄂伦春族婚俗简介 鄂伦春族在婚姻缔结上,一直保持着古老的族外婚制。在族外婚制的前提下,实行的是交错从表婚。他们在长期的缔结婚姻的实践中认识到,血缘远一些,对子孙后代健康有利。因此,不习惯直接从表,即表兄弟姊妹结婚,而习惯间接从表婚,即在堂姑母、堂舅父的兄弟姊妹间结婚。在鄂伦春人的婚姻制度中,除上述古老习俗的遗留外,也受了不少封建的影响。如在缔结婚姻时,一般由父母包办,婚后感情不好占一定比例,因此,离婚和私奔者时有发生。   鄂伦春人婚姻的缔结,有求婚、认亲、过彩礼和结婚等一系列过程。求婚,男孩到15~16岁,女孩到14~15岁,家里就要为他们张罗婚事。求婚由男家提出,男方父母看中了某家的姑娘,就托媒人去求婚。认亲:求婚成功后,媒人和男方的母亲等带着烧酒、野猪肉到女方家,男子给女方长辈磕头,唯不给岳父母磕头。过彩礼:彩礼一般是2—3匹马、两桶酒、两口野猪。   鄂伦春族婚嫁流程 鄂伦春人婚姻的缔结,有求婚、认亲、过彩礼和结婚等一系列过程。求婚,男孩到15~16岁,女孩到14~15岁,家里就要为他们张罗婚事。求婚由男家提出,男方父母看中了某家的姑娘,就托媒人去求婚。认亲:求婚成功后,媒人和男方的母亲等带着烧酒、野猪肉到女方家,男子给女方长辈磕头,唯不给岳父母磕头。过彩礼:彩礼一般是2—3匹马、两桶酒、两口野猪。   在举行婚礼的前几天,男方及其兄弟姊妹要到女方家迎接新娘。结婚之日,新郎新娘要穿精心缝制的狍皮衣着,新郎戴富有民族特点的狍头皮帽。新娘的发辫卷车头顶,象征已婚。作新房的“仙仁柱”布置一新。用对出花纹的狍腿皮褥铺床,绣着云纹的狍皮被摆在床铺的一头。床铺的里侧摆放着用桦树皮精制的箱子和针线盒。   新郎要在结婚的前一天回到自己的...
    查看全部>
  • 基诺族婚俗

    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 基诺是民族自称,过去汉语多音译为“攸乐”,意为“跟在舅舅后边”,加以引伸即为“尊崇舅舅的民族”。1979年6月经民族确认,成为中国的第56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其余散居于基诺乡四邻山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使用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恋爱风俗 基诺族男女十五六岁后要举行成年礼仪式,经过一番严肃和令人惊异的复杂过程后得换上成年人的衣服,上衣绣上月亮形花徽,挎包——“通帕”上也绣有花徽,从此才具有公社成员的资格,也才取得谈恋爱的权利,此后他们必须在公房内过夜。因为每年举行成年礼的青年男女年龄相当,其上下一两年间举行成年礼的青年便自然构成一个恋爱班级,但即使如此,年龄相当的班级间的婚姻也有一个自然过程。结婚之前的恋爱,通常有“巴漂”、“巴宝”、“巴里”三个阶段。“巴漂”是秘密的谈情约会阶段,“巴宝”是爱情由秘密转入公开的阶段,“巴里”是同居的阶段。只要同居之后双方的感情热烈和睦,男子一早起来即为女家扫地背水,并向世人表示二人要结为夫妻,此后即请父亲或舅舅向女方父母求婚,通常女方父母必然答应,接着就约定婚期。因为婚姻是自由的,经过了爱情的三个阶段,所以婚后离异者并不多。   婚礼风俗 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要杀一两头猪,猪肉送给女方家一半。同时还要送些蔬菜、鱼、猎到的野味等给女方家,好让女方家招待亲戚朋友。下午太阳偏西后,新郎的父母陪着新郎来到女方家接亲。到女方家后,接亲者会受到热情的款待,男方要送给女方母亲奶母费,送给舅舅接人费。女方家同时要杀猪祭 ,祭完后要把三根肋骨给族长,四根肋骨给父亲,猪腿和猪八戒头给寨长,其余剩下的由全寨人一起聚餐。全寨人聚在一起,喝酒吃肉,共同庆祝婚礼。晚上,在寨子里的空地上烧起火堆,人们擂响太阳鼓,唱起了古老的基诺调,跳起了热烈奔放的基诺舞,整个寨子沉浸在一片喜庆气氛中。   婚俗礼仪 新郎就拉着新娘的手走出竹楼,和迎亲者一道把新娘迎回家。到家的时候,新郎的母亲在门外给新娘一个鸡蛋,并在新娘的手上拴一根红线,同时在手腔上绕三圈,...
    查看全部>
  • 塔塔尔族婚俗

    塔塔尔族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克里米亚、巴尔干、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外也称为鞑靼族(鞑靼族也是俄罗斯联邦第二大民族),塔塔尔族属于欧罗巴人种北海-波罗的海类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塔塔尔族有3556人,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法定民族。   塔塔尔族的婚俗别具一格,男方经媒人三番五次登门求亲,女方家长若允诺,就向女方下聘礼,称为"库拉克绥云切",即给新娘从头到脚的整套服装。下过聘礼,即算订婚。   新郎"出嫁"真稀奇 按塔塔尔人的传统习惯,婚礼在新娘家举行,把新郎"嫁"过去。结婚前几天,男方要把为新娘制作的全部服装、炊具、陈设和婚礼时食用的物品及自己的"嫁妆"送到女方家,其中包括给新娘父母的礼物。等到新婚之夜,新郎就正式"嫁"过去了。"出嫁"的仪式也颇为有趣。这天,新郎在伴郎及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坐上马车,青年人拉起手风琴,唱起塔塔尔流行歌曲"几尔",伴着口哨声、呐喊助兴声,浩浩荡荡地前往女家成亲。当夕阳西下,新郎和伴郎们一行人等来到新娘家。这时先要绕着院转一圈,然后才到门前。而此刻女家大门都紧闭着,新郎要献礼物才能进去。以后,新郎进房门、到床边、吃饭,都要送喜钱。   喝糖水生活甜蜜蜜 结婚仪式按伊斯兰教教规进行,先由阿訇诵经,并询问新婚夫妇是否愿意,待男女双方回答"愿意"之后,再由阿訇将一杯糖水(或蜜水)送给新郎和新娘共饮,象徵甜甜蜜蜜白头到老,礼毕入洞房。第二天早上新郎要拜见岳父母,回家举行宴会,并举办各种文娱活动,晚上再回到岳父家。   乘龙快婿似亲儿 婚后,新郎和新娘都要在女家住一个时期,一般三个月或半年,有的甚至要生过一个孩子以后才回到男家。塔塔尔族对待女婿如同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热情。在女方家居住期间,岳父、岳母要拿出上好的食品款待女婿,使女婿感到生活在女家就如同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样温暖。当新婚夫妇回男家时,新娘的嫁妆要全部带走。将到男家时,男方亲友要用绳子拦住新娘的路,新娘要献糖果等物,方可放行。新娘回到夫家,男方亲友向新娘身上撒糖果,并举行宴会,尽情娱乐,以示欢迎和祝福。 ...
    查看全部>
  • 锡伯族婚俗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锡伯族婚俗——提亲 拿瓶烧酒去提亲 提亲是锡伯族婚事中的第一道程序,也叫“说媳妇”。儿子到了十六七岁,家长就要开始为他“说媳妇”。有了合适的对象后,要请一个人品好、有名望又熟悉女方家的媒人,到女方家去提亲。
    媒人和男方家长第一次到女方家去提亲时,可以两手空空,不带任何东西。这次去的目的是“探路”,只作一般性的拜访,相互聊聊,不提儿女的婚事。但在告别时,媒人要对女方家人说:“以后我们还会来拜访”——暗示下次要正式来提亲。女方家的人察觉到来者的意图,客人走后,会立即召开“家庭扩大会议”,征求大家意见,了解男方的家庭情况及小伙子的职业和人品等。
    媒人和男方家长第二次去女方家时,按传统习惯要带一瓶烧酒作为提亲的见面礼,这也是正式提亲的信物,女方家一看就明白来者的用意。寒暄之后,媒人打开酒瓶倒酒,同男方家长站起来向女方父母敬酒,并道破来意。女方的父母若同意这门亲事,经过一番推让之后,会高兴地接过酒盅一口饮之;若不同意,则会以种种借口坚决不接酒盅。如果表示同意,媒人走后,女方家的父母会再次把近亲请来商量,同时也要征求女儿的意见。
    媒人和男方家长第三次到女方家时,还要带来一瓶烧酒,双方边喝边聊,话题就会转到儿女的婚事上去,女方家长会公布商量的结果,并约定下次把小伙子带来进行“面试”;如果女方的意见还不统一,那么,这件事还需要拖一拖,等待时机成熟。
    男方等待一段时间后,得到女方对这门亲事意见完全统一的消息,于是由媒人、男方父母及小伙子本人到女方家去,去时要带两瓶烧酒,作为敬酒之用。到了女方家,未来的女婿要向女方的长辈一一行礼问候并敬酒。姑娘会躲起来偷看未来丈夫的相貌和风度。过一会儿,未来的女婿还要端起双盅酒,跪下给未来的岳父和岳母敬酒,等于正式求婚。一般到这时,提亲的仪式基本结束。
    锡伯族婚俗——订亲 订亲仪式要...
    查看全部>
  • 佤族婚俗

    佤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即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与汉、傣、布朗、德昂、傈僳、拉祜等民族交错杂居。   汉代以后,云南便有了"濮人"居住。唐代,"濮人"、"望人"分布在东自景东、巍山,西至腾冲、梁河,南自镇康,北至永平的镇西地区。"濮人"可能是对居住在这一带的讲佤崩语的各族先民的总称。"望人"可能主要是佤族先民。历史文献中"望蛮"、"望苴子"、"外喻"等名称,与现在佤族的自称"佤"基本相同或十分相近。佤族自称“佤”、“巴饶克”、“布饶克”、“阿佤”、“阿卧”、“阿佤莱”、“勒佤”等。他称有“拉”、“本人”、“阿佤”、“佧佤”等。史称“哈喇”、“哈瓦”、“卡瓦”等,意为“住在山上的人”。根据本民族的意愿,1962年定名为“佤族”。   佤族婚俗历史: 佤族现在实行一夫一妻制,历史上也有多妻的现象,在一夫多妻家庭里,大老婆在家庭中没有特殊地位,小老婆也不受歧视。过去,佤族也有转房的习俗。丈夫去世妻子可以转房给弟弟,如弟弟已婚,经嫂嫂和弟媳同意,亦可转为弟的小老婆。如女方不愿意转房,也可另嫁,但必须由新夫家付聘礼给亡夫之弟或同姓家族。夫妻不和,也可以离婚,但若为男方主动提出,则不退聘礼;若女方提出,则要退回聘礼。   在云南沧源一带的佤族,还有一种独特的男女恋爱方式:男女青年背靠背躺在地上谈情说爱。小伙子向姑娘赠送东西表示求爱之后,就可以到姑娘家去幽会。不论什么时候,是否有人在旁,小伙子一进姑娘家,就侧躺在院子中间,这等于告诉姑娘家人,求婚的小伙子来了。遇到这种情况,姑娘的家人会无动于衷,继续做自己的事。而姑娘无论是否同意,都要从竹楼中走出来,躺在小伙子身边,两人在众目睽睽下背靠背地窃窃私语、情意绵绵。如果姑娘同意小伙子的求婚,她会慢慢转过身来,和小伙子面对面地谈话对歌,一直到海誓山盟,才从地上站起来。小伙子在姑娘和家中成员的欢送下,高高兴兴地离去。如果姑娘无意,那么她虽然也躺在地上,但对小伙子的情话会闭口不答,小伙子讲得口干舌燥,眼见无望,也会知趣地爬起来,另外再找对象。   佤族婚俗简介: 查看全部>
  • 满族婚嫁习俗

    满族现有人口985万,广泛分布在中国各地,其中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和北京市较为集中。由于历史的演进、文化的变迁、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巨大变化,原汁原味的满族风情日渐稀少。
    提起满族的婚俗,得从一段满族的神话故事讲起:长白圣母佛库仑,有一天在天池沐浴,见到一只嘴噙朱果的五彩灵鸟飞来,她上前去抱,不料朱果洽巧落入她的口中,因此怀揣有孕,生下始祖布库里雍顺。这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真实写照,也说明满族的婚俗是从群婚制、对偶婚制、最后发展到一夫一妻制的。满族入主中原以后,婚俗受到汉族的影响,禁止了早婚,取缔了收继婚,婚姻仪式也渗入了汉族婚俗的许多成分,但直到清末民初,满族的婚嫁依然保持着很多固有的传统风俗。
    说媒: 早期满族和汉族之间是不能通婚的,此所谓“旗民不交产,满汉不通婚。”不但满汉之间不能通婚,同一个部落或氏族之间也不能通婚,这方面的限制是比较严格的。如同汉族一样,过去满族青年男女很少采取自由恋爱的方式,婚姻大事都是由双方的父母包办。男女青年到了该成家立业的时候,父母即请媒人为之物色合适的人选,若是父母看中,即可确定婚事。请媒人说亲的时候以头饰作为标记信物。如果女方收下信物,就说明女方愿意与男方家谈亲;若是遭到拒绝,媒人即将信物带回。
    定亲: 这一仪式在满族中是在男方家中举行的。由村落中的头人主持这一仪式,双方家族的长者(穆昆达)、父母和媒人参加。双方父母向新人赠送礼物,赠送给男方的是乌拉(鞋子),赠送给女方的则是阿库蜜(鹿皮长袍)。喜宴比较简单,主持人做简短的祝愿,同时请萨满选择吉日良辰成亲。从此开始男女双方都必须小心地回避对方,不但不能在一起谈话,也不能见面,不能在一起。这样直到结婚以后。过去这是一条很严格的规矩,一般都写在家法或族规里面。
    婚礼: 这是满族婚礼中第三个程序。满族婚礼一般都是比较隆重的,全村人都要前来祝贺。在结婚的前一天就要办好喜宴,接待宾客。宾客们前来贺喜时,都要带上自己的礼物,如猪、鹿、鱼、雁等猎物,山果、蜂蜜等食物,还有衣料等。衣料的质地都要选上好的鹿皮和其他兽皮、鱼皮等...
    查看全部>
  • 裕固族婚俗

    分布于甘肃的少数民族,约14378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为回鹘人的后裔。用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无文字,通汉语文;信藏传佛教;未婚女子有带头面的习俗;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裕固族崇尚骑马和射箭。   裕固族婚礼 裕固族婚礼分两天进行,第一天在女家,次日在男家,后者要更隆重才行。在婚礼上,男女双方都要聘请歌手。在姑娘出嫁之日,举行戴头仪式。当天,女家的亲朋聚集在姑娘家中。来客带来洁白的哈达,敬献给女方的父母,表示对姑娘出嫁的祝贺。傍晚,主人请客人们在毡房中席地而坐,男客在左,女客在右,在一片欢笑声中,拉开了婚宴的帷幕。   酒过数巡,当启明星冉冉升起,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进入铺有红地毯的毡房,举行戴头面仪式。戴头面由两位少妇主持。舅舅或歌手们唱起典雅的《戴头面歌》:启明星闪闪发光,心爱的姑娘把头面戴上 / 送亲的马队就要出发 / 把姑娘送到婆家门上。在悠扬的歌声中,即将出嫁的姑娘,在两位少妇的精心打扮下,改变了发式,戴上喇叭形毡帽,佩戴上胸饰和背饰,戴上用银牌、玉石、珊瑚、玛瑙、海贝等编制成的头面。这个仪式意味着姑娘已经结束了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走向新的生活。   红日初露,主婚人宣布饮“上马酒”。新娘便和一位伴娘同骑一匹马或骆驼,告别慈母,在父亲、叔叔、 兄弟、姐妹等家族人组成的送亲队伍的簇拥下,一路饮酒欢歌,向新郎家进发。男方迎亲的队伍在途中铺下一条毡毯,毡毯上备有一只煮熟的羊、酒和饭。送亲队伍来到时,迎亲的人们向女方客人赠送哈达,表示敬意。然后送亲的人们下马饮酒吃饭,谓之“打尖”。“打尖 ”之后,两路人马汇聚一起浩浩荡荡向男方家走去。   到男方家门时,女方善骑者在主持人的指使下,驰马、骆驼向专为新娘设置的小毡房进行冲击,大有踏平之势。男方亲友则奋力驱逐。冲击三轮,再绕小毡房三圈方休。这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其意在考验男家对新娘的护卫能力。   接着是举行向新郎赠送羊小腿仪式:把酥油涂在新郎额头上,把羊小腿挂在她的腰带上。这个仪式的意义正如《赠羊小腿词》所表达的“羊小腿上粘着毛,好比婆家娘家彼此好得分也分不开 ”。按裕固人风俗,在赠羊小腿的同时,要向新娘举行射无簇箭的仪式。在《萨娜玛珂》婚俗民歌和豪放的祝酒歌...
    查看全部>
  • 瑶族婚俗特点

    我国瑶族人口共有两百多万,历史悠久,勇敢勤劳,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为祖国的开发、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迁徙频繁,住地分散,而且绝大多数都居住在僻静的山区,所以他们的婚姻习俗也存在一些差异。   瑶族的恋爱、婚姻比较自由。青年男女在一般情况下是利用节日、集会和农闲走亲访友串寨的机会,通过对唱山歌、瑶歌的形式,寻找自己理想的对象,双方看中合意,即互信交往赠送信物往来。过山瑶、山子瑶由于迁徙频繁,分散居住在山里,村寨一般比较小、相距路程也比较远。农忙时忙于耕作,很少来往。农忙过后,才能互相串门接触,男女青年接触后就约定对唱日期、地点、互相对唱。有时对歌到深夜,也有连续唱两三个夜晚,这是他们最愉快的娱乐,也是男女青年互相接触,认识和了解的好机会。
    过山瑶的婚礼十分热闹,新娘与送亲者到新郎的家门时,由男方举行接亲仪式后才进门。即新娘和送亲者在男方的门外,围成一个大圆圈,或排成数行。男方的吹鼓手吹着唢呐,敲着锣鼓,在新娘和送亲的队伍中,吹奏着迎亲曲串来串去,共串36串。故称为“串新娘”。婚礼从当天晚饭后开始直闹到天亮。婚礼在正厅举行。正厅中间的墙上设有祖先的神龛,神龛的两旁贴红底金色双鼓字,下面设一排长凳(椅)和案台,案台正中,摆一个全猪头,左右各摆一只披红的盘托,两侧插上大小红烛各一对;案前的地上铺上大红花被,整个大厅呈现出喜气洋洋的气氛。   婚礼开始,新郎和祖父母和父母及全村的长者,到神龛的下面就坐。台上摆上酒肉,长者开怀畅饮,酒至半酣时,新郎从左门、新娘从右门分别步入厅堂,即男左女右。他们身着漂亮的瑶族婚礼盛装,在案台前铺好的大红被旁并排站着,面向神龛(祖先牌位)、长者,这时,由司仪起立致祝词,众人和声,即祝愿新婚夫妇白头偕老,永结同心等等。不时还伴奏着瑶族八音,气氛热烈。随着一阵欢呼声,众人祝颂完毕,婚礼便进入了高潮。红烛点燃着,长者在台上继续畅饮,新郎和新娘开始行跪拜礼。
    新郎双手拿着一块折叠好的新毛巾,高举过头,自上而下,向左 、中、右三个方面的宾客作躬礼,然后跪在大红花被上下拜,至此就算完成了一拜。拜毕又进行第二次,周而复始,新娘手里持两条鲜艳的毛巾,遮盖及膝,在新郎下拜时,行半屈膝礼作陪。新郎新...
    查看全部>
  • 毛南族婚俗

    毛南族也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毛南族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称谓表明他们是岭西的土著民族。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毛南族主要聚居在中国云贵高原的茅南山、九万大山、凤凰山和大石山一带,而广西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一带山区更是被称为"三南",素有“毛南之乡”之称。
    毛南人大部分居住在以茅难山为中心的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环江县)上南、中南、下南乡一带,下团六圩是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另有少部分人分散居住在南丹、都安等县,人口10.7万,毛南族在贵州有4万多人。
    毛南族婚俗简介: 毛南族婚俗毛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新中国成立前也有富家男子纳妾之例。可与壮、汉等民族通婚。传统认为同姓皆兄妹,一般同姓不婚。但是由于谭姓人口众多,在附近乡村与他姓通婚日显困难的情况下,于是改同姓不婚为同姓除五代直系亲属不婚外,其他不受限制,一些小姓仍然奉行同姓不婚的习俗。毛南族对娘家人很敬重,在婚姻问题上,舅舅的地位高于父亲,外甥和外甥女的婚嫁往往首先要征求舅舅的意见。传统婚姻仪式一般有几个主要过程:踩门,即女方上男方家认亲;结婚典礼,在男方家宴请宾客;发棉,新婚媳妇回娘家小住几天,再由夫家接回,然后才算正式过门。现在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日渐增多。
    毛南族婚嫁流程: 缔结婚姻程序与礼仪这方面,近代以来受汉、壮族影响较深。同时,也不乏民族传统观念与礼仪。一般包括如下阶段:
    提亲 无论采用哪种择偶方式,都需要男家委托正式提亲。内容包括口头的及索回女子生辰八字合计是否相克,并施巫术检测吉凶。
    相亲 即“落典”。在提亲成功的基础上,凡男女双方索不相识的,父母及中介人约定一个时间、地点让当事人会面。届时,男女双方在同伴陪同下,以一定距离窥视对方的相貌、言谈举止。中介人则往返其间征求意见。最后,中介人平举两只手掌(掌心向上)伸向双直呼:“侬(弟妹统称)呵,你中意不中意?看上了送典来!”旨在请他们投放表态钱。如果一方或双方都不送钱,抑或极少,婚事就此告吹,家长不再勉强。若他...
    查看全部>
  • 柯尔克孜族婚俗

    “柯尔克孜”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是中亚民族中最先创立文字的民族。“柯尔克孜”是本民族自称,意为有认为是“四十个部落”、“山里游牧人”、“赤红色”等含义。但一般解释为“山里游牧人”。
    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新疆西部地区,绝大部分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柯尔克孜族人口数为160823。柯尔克孜族实行外婚制。习惯上一般直系七代和旁系五代的亲属之间不能通婚,与其他氏族、部落或民族的孩子和同吃母奶长大的男女,也不能通婚。所以,订婚之前,要非常细致地了解对方的情况。
    柯尔克孜族的订婚仪式较隆重,一般在女方家举行。男方组织“相亲团”,牵上一只活羊,带上衣服、首饰等,特别要带一对耳环作为订亲信物。相亲的婆婆或姑姑、姨姨上前吻姑娘的前额,庄重地给戴上耳环,这意味着姑娘已是自己家里的人了。同时还要给姑娘梳“订亲头”,并把带去的金银首饰等以及衣服、鞋帽统统给姑娘穿戴上,在打扮时还唱“订亲歌”。在订婚宴时,“相亲团”所带的礼品按亲疏和辈份送给姑娘家的亲戚,双方即协商迎娶日期及其他有关事宜。
    在婚礼的前一年或半年(一般是定亲仪式后),要举行认婚仪式,双方父母不参加。在举行认婚仪式时,新郎在嫂子和一群伴郎的陪同下,携带聘礼到女方家去,新郎到距女方家约一公里处,派代表到女方家请求认婚。新娘也在一群伴娘和嫂子的陪同下,前去迎接。根据柯尔克孜族的习惯,定亲和认婚仪式以后,双方不能违背婚约,尤其是女方不能随意毁约。
    婚礼一般举行三天,仪式在女方家举行。第一天,新郎的父母和亲戚朋友陪同新郎来到新娘家。来时,带一只活羊,还要赶一些牲畜和带些其他礼品。女方把男方来客招待一番之后,要举行一种“恰西洛恰西德”仪式,即把包尔萨克(油炸菱形饼)、奶疙瘩、方块糖、水果糖等用口袋装起来,用木杆顶到毡房天窗上,让其自然散开,食品落地,让小孩子抢着吃。这种仪式表示婚礼正式开始。
    查看全部>
  • 塔吉克族婚俗

    塔吉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属于欧罗巴人种印度帕米尔类型。“塔吉克”是民族自称,意为“王冠”。中国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塔吉克族人口数为51069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和种植业。   塔吉克族恋爱 塔吉克族青年男女的婚恋一般在双方自愿、父母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他们表现爱的方式一是在闪羊赛上,是男子夺取胜利果实后将战利品羊羔扬手丢在围观者中喜爱的姑娘面前,是小伙求爱的方式,姑娘如接受的话则将自己的绣花手帕拴在求爱者的马头上表示接受。   另一种求爱方式则是在舞场上的舞蹈王子跳起刚健有力的鹰舞,风度翩翩,这时多情的姑娘将自己的红头巾搭在小伙的左肩上也是表示姑娘的爱慕之情。还有荷包传情的求爱方式,姑娘将精心绣制的荷包悄悄送给小伙并装上一根烧焦的火柴,表示爱的心已烧焦,小伙收到后也将缝制一个装有杏仁或几粒石子的荷包送给姑娘,表示爱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不改。就这样在双方爱慕的基础上再有老人出面提采定系举行婚礼。   塔吉克族订婚 订婚的时候,小伙子不去姑娘家,而由父兄、好友和一个女亲属带着礼物到女家去,所带的礼物中必须有一条四米长的鲜艳漂亮的红头巾,在订婚仪式结束时,盖在姑娘头上,表示姑娘已有配偶。结婚前两天,双方就开始请客,热情款待所有的亲戚和村中的男女老幼,并接受他们的祝贺。女客则每人都要带一点面粉撒在主人家的墙上以示吉祥。塔吉克新娘大汗淋漓,塔吉克族的姑娘在结婚前夕要被关在一个严密的小房间里,并且要盖上厚厚的棉被,直至大汗淋漓为止。他们认为,这样做了以后,新娘子就会显得更加漂亮,更加动人。因此,虽然相当难受,但为了漂亮动人,将要做新娘的姑娘们还是十分乐意地接受这种考验,十分乐意吃这份苦。   举行婚礼时,主婚人要往新郎、新娘身上撒些面粉,新郎和新娘也要互相撒上一点,然后要同吃一点肉、囊、盐和水。他们认为,经过这一仪式,新郎和新娘就会相亲相爱,和睦融洽,白头偕老。塔吉克新娘的打扮别具一格,她身着色彩艳丽的民族衣裙,脚蹬高筒皮靴,头戴自己精心绣制的花帽。头上围一条长四、五米的围巾,脸上罩着面纱。新郎头上缠一条...
    查看全部>
  • 畲族婚嫁习俗

    畲族婚嫁简介: 在畲族民间,除通常的嫁女之外,还有男嫁女方的婚俗。男嫁女方有两种:入赘到未婚女子家的叫“做女婿”;入赘给寡妇的叫“上门”。无儿子的家庭多行招赘,但不少有儿子的家庭也让儿子去入赘,而让女儿中留“招儿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赘者的子女要随母姓,也有两个儿子分别随父母姓的。若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得“做两头家”,即新婚头几年两边的家都要照顾,居无定处。几年之后,才能确定在夫妻中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落户。
    畲族在送彩礼时,有一个仪式叫“考赤郎”。赤郎就是指送彩礼这天男家带去女方做菜的厨师。
    送彩礼这天,新郎的叔伯带着歌手、厨师来到女方家中,奉上彩礼之后,带来的厨师要到女方家中厨房去做菜,“考赤郎”便开始了。女方将厨房用具全部收掉,厨师在厨房中先唱,唱一样东西女方给一样东西,厨师要唱40多句才能将所有用具凑齐。接着厨师开始涮锅,但女方早派人在一旁捣乱,不让厨师顺利完成涮锅,有的还将东西扔进锅中,给厨师添乱。厨师要想尽办法,快速将锅涮好,只要涮好锅放上肉,女方就不能捣乱了。但他们会很快在烧火上面给厨师设置障碍,将灶堂里淋上水,塞进湿柴,因此厨师要先准备好煤油、蜡烛等引火之物。只要肉放进了锅中,灶火点燃,厨师便算过关了。
    结婚那天,招待客人的宴席一开始是空的,要新郎唱一样,女方才会端上一样。大家都是静静地等待新郎的歌声,新郎唱一句,厨师和一句。一唱一和,筷子、酒、菜就会应声而来。这就叫做“调新郎”。宴席结束,新郎还要一样样唱,唱一样,厨师来将桌子上的东西收去一样,直至全部收完。
    新娘在离开娘家前,还要吃“千斤饭”。大家在桌子上放两把筷子,一碗饭,新娘一手拿一把筷子,交叉着递给站在身后的哥哥,哥哥接过筷子,从新娘腋下将筷子放回桌上。新娘接着低头衔三口饭,将其吐在桌上的手帕中,由哥哥收起放在新娘的口袋里,让她带到夫家去。据说,这三口娘家饭,年年能养一头千斤的大肥猪,所以叫“千斤饭”。
    娶亲时,男方派出由新郎的叔伯、善歌的“赤郎”、作为伴郎的“接姑”、厨子和能说会道的“赤郎子”组成迎亲队伍,由媒人带领于婚礼两天前赶到女家,鸣鞭炮叫开门,送上礼品,行“脱鞋礼”(脱掉草鞋,洗脚...
    查看全部>
  • 仫佬族婚俗

    仫佬族是由古代的“僚人”发展演变而来的,晋人常璩《华阳公志·南中志》中,即有关于“僚人”在云贵高原云岭山脉南沿一带活动的记载。唐宋以后,《岭外代答》、《溪蛮丛笑》等史籍中出现了“僚”、“伶”人们共同体的记述。《天河县志》、《大清一统志》说:“伶人又名僚,俗名姆佬”,可见仫佬与僚、伶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学术界一般认为,仫佬族是从僚、伶中分化出来形成的。历史上并未把仫佬族当成一个民族看待,1953年8月30日经过民族识别,仫佬族才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仫佬族婚俗简介: 仫佬人结婚的范围,不仅仅限于本民族,与周围的汉壮等族均可通婚。但是仫佬族同姓是不通婚的,但同姓而不同“冬”的,通常可以通婚,其他房族内通婚便是“乱伦”,为族规所不容。“冬”原为缴纳粮款而划分的社会基层单位,由于仫佬族大部同姓聚族而居,因此“冬” 以下又分“房”,实际上又成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姓、房组织。清代将仫佬族地区县以下划分为“里”,在“里”下设“冬”。每“冬”约十余户,有“冬头”,由大家推选,负责筹粮收款。   仫佬族青年男女历来实行自由恋爱,除节日、集会和赶集时的交往相识之外,主要的恋爱方式就是在“走坡”中传歌互答交友。“走坡”的季节是阳春三月和八月金秋,年轻人身穿盛装,男女各自结伴,到集市上寻找对歌的伙伴。找到满意的对手后,就邀到风景美丽的山坡草坪上开始对唱,以歌为媒,一问一答,相互满意,互赠信物。最后托媒人通报家长,确定婚期成亲。   媒人先由男方拜托,女方家若同意,就把女儿的生辰八字交给媒人转递男方。男方父母收到女方八字后,认为与儿子的八字相合,这门亲事基本大功告成。   接亲方式各地略有差别,最有趣的是“送嫁十姊妹”。新娘过门前一个月,同村寨的同辈姑娘自愿组成十人傧相,到未婚新娘家做姐妹,与新娘日夜相伴,帮她做新鞋,缝嫁衣,备妆奁。成亲的那天,十姐妹与新娘打扮得一模一样,穿相同的“情人鞋”、“送嫁衣”,撑同样的“姐妹伞”,剪同样的发型,扎同样的辫子,甚至连举止姿态都相近相似。若非亲友,真不知谁是新娘,谁是傧相。到了新郎家,十一个姑娘一起登堂入室,热闹...
    查看全部>
  • 侗族婚嫁习俗

    侗族婚俗简介: 侗族婚姻多是男女有恋爱基础后,由媒人说合缔结而成。侗族择偶不避同姓,但不能在同一房族内为婚。有“姑表舅婚”、“姨表禁婚”的习俗。
    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社交活动各地有不同形式。天柱、锦屏、剑河一带,青年男女在农闲或赶场路上,三五成群地约会于山坡上对情歌,倾吐爱慕之情,当地称“玩山”。盛大的赶歌坪集会,更是青年们选择伴侣的最佳时期,他们以歌为媒,从唱歌开始而相识、相爱,许许多多的情人就是在这种活动中结成了美满的姻缘。“行歌坐月”是黎平、从江、榕江、锦屏等地侗族青年自由交往的方式。晚上,几个要好的姑娘聚集在一家堂屋里纺纱、绣花,等待男青年的到来。有的后生虽不相识,但姑娘们总是脚手不停,一面纺纱绣花,一面热情接待,以歌相问,以歌相答,以歌传情,往往玩唱到深夜才离开。以后,经过多次接触、唱歌,相互了解,终成眷属。
    榕江县七十二寨以及从江县六洞和黎平县一些地方的男女社交方式别具一格。青年男子架着木梯在闺房窗前和姑娘唱歌说爱,经过无数次的闺窗夜语和情歌对答,打下爱情基础,互订终身。
    侗族婚姻,不论是自由恋爱,还是他人说合,都得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得到女方父母的应允,才择日完娶。也有些青年摒弃“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古规而自由结合,婚后,再给女方父母道歉认亲,个别甚至与家庭决裂。黎平、从江、榕江等县的侗族婚礼简朴。迎亲的傍晚,由“接亲婆”手提灯笼,背一床铺盖,把新娘接到郎家。新娘进门时,全家回避。新娘进门后,坐在火塘边的新凳上,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念新婚词,向新婚夫妇祝福。接着,新娘动手架锅作炊事仪式,表示她从此为这家主妇。只宰杀一两只鸭,合家吃饭。所请亲友最多十来个人。邻寨的新娘子,饭后即归,外村来的新媳妇,住上三天即回这种习俗,视夫妻感情和年龄大小而定。感情好年龄大的,一年半载即可到夫家落户,包办说合或年龄小者,两三年,甚至七八年才上夫家共同生活。
    侗族大部分地区结婚多在春节期间举行。春节前后,许多新婚夫妇双方家庭都要举行隆重的婚庆活动。这种活动称为“吃糯米饭”。婚庆这天,男青年穿着一新,挑着青、红、黄、绿等各色糯米饭和猪肉、米酒,拥着新郎往岳父母家走去。途中,被新娘的同伴们拦...
    查看全部>
  • 哈尼族婚俗

    哈尼族支系较多,各支系、各地区的婚礼和婚俗也有所不同,但举行婚礼一般都要大摆酒席宴请亲戚朋友,宾客要送米和礼钱,至亲的还要牵猪赶羊前来祝贺。婚礼过程中,宾客共同唱歌跳舞,喝酒娱乐,使婚礼显得热烈而隆重。   生活在墨江一带的哈尼族,新郎在表兄弟和同龄伙伴的陪同下前去迎亲。到了新娘家后,要拜见岳父岳母,并经岳父岳母同意才能娶走新娘。新娘离家的时候痛哭不止,这就是哭婚的习俗。新娘在出嫁前三天就要哭婚,而且哭得越伤心越受人称赞,表明她对父母和家人的感情越深。新娘在弟妹和亲友的陪同下,一路哭到新郎村寨门口才止住。送亲的队伍则挑着背着嫁妆,一直送到男方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衣服、被褥、农具等,还有糯米饭、染成红、黄、白三色的几大摞糯米粑粑。嫁妆中还必须有舅舅送给新娘的一件蓑衣,一只巴箩,弟弟送给新娘的一根手链和一根背带。这些东西要沿路让人看清楚,以显示其富有和华丽。一路上唢呐声不断,逢村过寨还要鸣放鞭炮。无论天气如何,新娘都要打一把花伞。   在红河一带,男方要请一对父母儿女都健在的中年男女去迎娶新娘。新娘家则盛情款待娶亲者、亲碰好友以及村寨中的长老和歌手。迎亲者在娶亲仪式上要当众交出三枚小贝壳作为娶亲的凭证。这时,歌手开始唱起古老、庄严而幽怨的哈尼《送嫁歌》。在歌声中,经过精心梳妆打扮的新娘在女伴的陪同下,挽着盛有衣物的花竹篮或挎着筒帕,伤心地哭泣着离开了娘家。出了新娘家门后,迎亲者要遭到村寨中姑娘和小伙子的鞭打,只准挨打,不准还手,直到出了村寨门才停止。这时候,新郎早已领着一群小伙子在半路上等候,看见新娘到来,就立即点起三把松明火,并排置于路的左边、中间和右边。同时在路的左右两边分别插一根金竹,两根金竹之间拴一根白线横栏在路上。新娘过来,跨过火把,扯断白线,就表示她正式成为夫家的人了,新郎就可以把新娘娶回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哈尼族,迎亲方式是领婚:男方家派出媒人、弟弟或堂弟去女方家把新娘领回来。领婚者到了女方家,新娘却被女伴藏起来了。领婚者绞尽脑汁地商讨对策,不停地与女方家的人交涉,千方百计地要找到新娘。想尽种种办法,通过层层关卡,最后领婚者终于找到了新娘,又经过一波三折,女方家才同意领走新娘。领到新娘返回男方家的路上,领婚者都要高声欢唱,以庆贺领到了新娘: 打野兽的现在打到了/钓鱼的...
    查看全部>
  • 黎族婚嫁习俗

    黎族婚姻制度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婚配关系,严禁同一个宗族谱系血缘成员通婚。黎族是一个农业民族,但祖先是由各部落群体组合成的,因此,有着不同的姓氏。例如:合亩制地区的杞方言,其祖宗是从小叶榕树下来的。小叶榕树,黎语称“猜子杞”,其姓氏是“杞”。“杞”中又分通什人、毛道人、毛阳人等区域,都是一个宗族血缘成员的姓氏。所谓同姓不能结婚,黎、汉的含义观念是有区别的。如今黎族民间普遍存在同姓的婚配现象,不能认为是黎族结婚不区别姓氏。
    黎族婚俗形式 定亲 倘若小伙子与姑娘情意相投的话,小伙子必须告诉家长,然后请两名媒妁。她们是善于言辞,见缝插针的。穿着漂亮的花桶裙,戴着崭新的精制斗笠。用两条新毛包头上四个要好的槟榔到女方家“查”(查即试探女方父母对此婚事的态度)若女方家长辈开毛贴吃槟榔,则表示同意,接着双方就可商定放槟榔的时间及议价。时间多定于农历六月或八月的双日,象征成双成对。
    放槟榔 良辰吉日到了,女方家热闹非凡,远近的亲戚都挑着糕点,携儿带女。还有村里的男女老幼都聚集于女方家等待“吃槟榔”。此刻两名媒妁拿出议定的实物及人民币(600个槟榔,约400人民币,光银一对)于客堂坐定后,女方父母便于桌上掀开毛贴,吃槟榔,此时都是成双对,父母或哥嫂。否则不吉利。
    媒妁分送槟榔看辈份,大的给吃,小的只好自己讨吃,有时小辈想吃 槟榔竟把媒妁围得水泄不通。款宴时,女方家也只要两名妇女待客(忌寡妇)。桌上只四人、吃饭时讳忌掉筷,碰盘之类事发生。菜类多为双尾鱼 (即尾巴开的鱼),一般不吃肉类。媒妁送来的600个槟榔中,40个是刻上形色多样的花纹,这是专送给父母,至亲的。在海南岛居住的黎族,在姑娘刚出生的时候,父母会在家中种一棵槟榔树。姑娘出嫁后,这棵槟榔树也随之迁往男家。这个妇女死后,槟榔树也随之砍去。这种做法是希望女子象槟榔树一样正直不二。在海南一些地区,过去小伙子求亲,都会送一盒槟榔给女方,姑娘的父母如果开盒取一颗槟榔,就是答应了这门亲事。
    黎族青年男女相识之后,就会在一起对歌。如果姑娘喜欢小伙子,就和他唱答。经过一段时间双方感情深了...
    查看全部>
  • 鄂温克族婚俗

    鄂温克族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鄂温克人实行一夫一妻制,严格的氏族外婚。他们答应入赘婚,或因独生女而招婿,或因儿子尚年幼,招婿增加劳动力。他们视亡夫的寡妇再嫁是好事。联姻需经媒人,有抢婚习俗。   鄂温克族世代居住在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草原。鄂温克人认为,婚礼为男女青年拉开了勤劳创造美满生活的帷幕。在鄂温克族婚礼上,总是把年轻女子说成使用金剪子、能缝善绣的巧手姑娘,把小伙子说成手戴白玉扳指、持彩色弓箭能骑善射的强壮小伙。   媒人 缔结婚姻时少不了媒人。鄂温克族一般由男方请另外氏族的人担当媒人。媒人要穿礼服,带两瓶酒到女方家说媒。寒暄后,向女方父母借酒壶,并说:“我们在酒杯里盛满的是诚意,为的是给长者敬酒,你们氏族有个拿剪子的姑娘,我们氏族有个拿弓箭的男孩,我们是为了两家结亲而来的。”这时,女方父亲会说:“我们的孩子尚不懂事,离不开父母。”一次说媒是不会成功的,媒人再次去,如果女方同意,就在媒人带来的酒瓶上系一条红布条,给媒人敬酒。   自由恋爱 现在鄂温克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比较自由,当他们互恋订情,确定婚期后,由男方回家告诉父母,父母便开始准备床、毡子,建造一个新的蒙古包,并在蒙古包旁搭盖一个"撮罗子"(一种简易帐棚)。找一个老年妇女住在里面,但这一切都要瞒着女方父母。到婚期的前一夜,两个恋人约好时间,一起骑马"逃"到搭建好的撮罗子中,由那老年妇女把姑娘的八根小辫梳成两根粗辫,以示结婚。天亮时,新人共同到男方父母的住处,一起拜祖先、火神、 高堂。同时,男方派两个人到女方家通知婚事,向女方父母敬献哈达,并设法请他们喝下两杯酒,女方父母无可奈何,也只好答应下这门亲事。   娶亲 正式娶亲时,新郎的队伍去时须是单数,而回来时却必须是双数,虽然女方会热情地招待对方,但也会刁难娶亲人。新郎的代表要说尽好话,劝说女方代表喝下第一杯酒,只有这样做,才能被允许娶走新娘。娶亲队伍出发前,新郎、新娘还要拜谢祖先、火神和女方父母,随后,宾主欢歌悦舞,表达他们的祝福,送新人踏上归途。   婚礼 查看全部>
  • 赫哲族婚俗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赫哲族起源于东海女真赫哲部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县。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锦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4640人。使用赫哲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   赫哲族婚俗——不以美丑定姻缘 由于受满、汉族的影响,过去赫哲人的婚姻形式为聘娶。但父母为子女选择配偶的标准,并不以门当户对为主要条件,而是看重劳动技能。赫哲人往往是在摔跤比赛、滑雪、射箭、设伏弩、捕鱼、狩猎等活动中挑选佼佼者为女婿。男方选媳妇也不以长相好坏为主要标准,而主要看她是否聪明贤慧、心灵手巧。然后请亲属、媒妁说合,再择期相门户、定期过礼,选定婚期。   赫哲族婚礼——吃猪尾随夫过生活 赫哲人的婚礼热烈庄重,大多在黎明举行。新娘由兄嫂或姐夫抱上搭着彩棚的雪橇或彩车。由送亲人陪送到婆家。拜天地、入洞房、喜宴等过程与汉族没有什麽差异。这些程序后,由亲友中的老人手持用三道红布捆扎在一起的三根芦苇,向新娘训话。要求她孝顺父母,尊敬丈夫,待人和气,勤俭持家,好好过日子。和满族婚俗相似,新娘也要在炕上面壁"坐福"。待送亲人吃完喜宴离去,才下炕与新郎吃猪头、猪尾,新郎吃头,新娘吃尾,表示从此妻子愿意跟随丈夫过日子。花烛之夜,两位新人一起吃面条,表示妻情意绵绵、福禄长寿。
    查看全部>
  • 土族婚俗

    土族是中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大约接近29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和乐都县。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还有2万多人聚居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兰州市永登县、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等地区。其中青海省境内的土族约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85%。   解放前,土族地区是封建买卖包办婚姻。土族青年男女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婚姻不自由。而聘礼较重,穷人要娶妻十分困难。有的女方不收聘礼,但要男子为女家作工几年以后才能结婚或者招女婿入赘,或者两家互相要嫁,称为换门亲,土族劳动人民是一夫多妻制,解放前只有土司,地主纳妾。   土族婚俗简介: 在娶亲的头一天晚上,男方家派两名能歌善舞的纳什金(娶亲人),带上娶亲的礼物(酒、羊、肉腔,蒸馍等)和信偶孔(新娘)上马时穿戴的服装、首饰(黑手饰、红包头、红头绳、上马袍等),拉一只白母羊到女方家去娶亲。当纳什金快到女方家时,让姑娘兴高采烈地跑上去接受礼物,边唱边舞、边后退、到大门前时、男人们也热情地迎接纳什金。   这时阿姑们跑进家里、关闭大门,唱起《康德格玛》歌,百般奚落迎亲人,诙谐风趣。阿姑们唱完后,两位纳什金、也要唱歌跳舞,直到鸡叫头遍才结束。鸡叫二遍时,开始给新娘改变发式,穿戴新婚的服装,接着在堂屋举行上马仪式,民和土族姑娘上马时,由姑娘们演唱上马曲。上马起程仪式举行后,由新娘的哥哥和弟弟、姐夫、姐姐、舅父等十多人组成“红仁切”护送新娘到婆家。“红仁切”所经过沿途村庄,凡是和新娘同村的红姑(已婚女子)都手捧酒杯等候在路旁,向“红仁切”们敬酒,姑娘家人要回敬她们一尺红布。   “红仁切”走到距男方家二、三里路时,男方派两个人前往敬酒、献哈达。门前摆有接桌,上面放着酥油花的“西买日”和有柏树枝的一碗牛奶,桌旁边有一木制的方斗,斗内装酒麸皮,上插一枝系有哈达的箭,放一个用红布裹着的瓷瓶(表示未来的子女)。“红仁切”们为表吉祥,用柏树枝蘸着牛奶洒向西方,并围绕方斗边撒麸皮,边跳舞唱歌,新娘进大门时,有两个妇女在前面拉着红白毛毡,新娘踩着毡,男左女...
    查看全部>
  • 傈僳族的婚俗

    傈僳族传统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允许男子入赘女家,本人及所生子女均不改姓。缔结婚姻首先满足“姑表亲”,即姑娘家的女儿必须首先嫁给舅舅家的儿子(俗称“逮猪份子”),其次,堂“姑表亲”和“姨表亲”,时兴“掉换亲”。因此,无婚姻自由可言。傈僳族民谚:“嫁猪随猪,嫁狗随狗,嫁给石头坐地守。”“姑娘菜籽命,撒在哪里哪里生。”因此,妇女受害尤烈,婚姻悲剧屡屡发生。旧时,寡妇再婚,须按亲疏顺序择人“转房”。无“转房”对象的,才允许另嫁,但男方须给女方原夫家一件布(俗称“奶母布”),以作补偿。儿子结婚后另建新屋,同父母分开居住;幼子或独子才留在父母身边,并继承家产。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旧的婚俗逐渐被新风尚替代。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知识得到传播,傈僳人近亲婚配得到控制。现时,傈僳族的青年男女基本上已经是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建立家庭。与其他民族通婚已有出现,加上防病、治病和文化教育的推进,傈僳族人口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傈僳人婚嫁礼仪,至今保留下极富情趣的民族特色。每年农历三月至八月,因忙农事无暇娱乐,更不举办婚事。说亲、订亲日期,一般都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以后(忌在七月、九月、冬月等单月进行)。不兴媒人,不讲究彩礼,通常由男方父母(或哥、姐)出面去女方家说亲,仅赠送糕点、挂面之类微薄礼品。若女方家同意联姻,当即收下礼物,并将女儿的生庚、属相告诉男方家。婚期多定在腊月至次年二月。   领亲前,男方家请两名男子作证婚人(傈僳语叫“娃拿扒”)主持操办婚礼。同时,请一位辈分高的老人(傈僳语叫“阿巴莫”) 在领亲前祝告家神、祖先,为娃拿扒各挎上一条麻布,作为领亲人的标志。娃拿扒带上两名小助手接受新郎一拜之托,带上一小截羊腿骨启程。四人来到女方家,先将那截羊腿骨交与女方家,表示“婚事既成,绝无反悔”。接着,女方家请的一位阿巴莫对女方家家神、祖先念诵祝福语,并为娃拿扒各挎上一条麻布,将两条麻布交叉、打结,表示承诺领亲。之后,娃拿扒与女方家邀来的女歌手(傈傈语叫“嘎妈”)对歌。嘎妈高唱《婚姻调》(傈僳语叫“夫嘎”),诉说父母养育女儿的艰辛;自谦新娘年幼无知,不会理家,托咐男方体谅,耐心开导,多加关照等。娃拿扒以歌作答,晓以理,动以情,劝慰女方家的人放心,让姑娘出门。双方有问有答,层层深入,生动...
    查看全部>
  • 阿昌族婚俗

    阿昌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人口数为39555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和贵州省。主要居住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户撒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潞西县江东乡高埂田和盈江、瑞丽有少量居住。此外,在贵阳市、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漕涧、旧州等地,保山地区腾冲县和龙陵县也有部分居住。使用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无文字,习用汉文和傣文。   阿昌族婚俗简介: 阿昌族历史上曾有抢婚和逃婚和习俗。抢婚一般由以下两种原因引起:一是男女深恋,但女方父母不同意,两人只好商定由男方来抢婚,造成既成事实后,迫使女方父母同意;二是订下婚约后姑娘反悔,男方不甘心,只好强抢,迫使姑娘就范。逃婚一般发生在双方父母都不同意的情况下,恋人只好双双逃走,以此争取婚姻的自由。上述习俗由于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变化,现已基本绝迹。   阿昌族结婚按长幼顺序进行,如长子未婚,次子和次女也不能结婚,姐姐未嫁,妹妹和弟弟也不能先于姐姐结婚。如弟妹先于哥姐结婚,则要举行“跨越礼”和给哥姐一些钱,以对哥姐表示道歉和尊敬。阿昌族同姓忌婚配。阿昌族婚礼举行3天,如解除婚约婚誓,须退回盟誓的相片及头发。   阿昌族家庭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包括父子两代或父子孙三代。梁河地区的阿昌族还有家族组织,同一姓氏组成一个“家会”,有汉文会章,由年高有望之人任族长。妇女地位极低,一切大小事情由男子作主。认为“妇女当家家不富”。财产由幼子继承。长子和次子在婚后可得一部分财产,皆另立门户。有女无子,可以招赘,女婿有继承权,但社会地位较低,其子女须随母姓。无嗣,可抱养子,有与亲生子女同等权利和义务。绝嗣户或外迁户的财产,全部归近亲所有,若无近亲则归家族,无家族者归村寨公有。   阿昌族婚俗特色: 晚上串门 到了姑娘的村寨,小伙子们先不忙着去姑娘家,而是先到亲戚朋友家小歇,准备晚上闹个够。那个被小伙子看上的姑娘,将客人领进村寨之后,就要去找姑娘,如果十个小伙子,她就要找九个姑娘来陪客。找好姑娘之后,姑娘们就分头去找鸡,每人一只,找齐后交给那个姑娘去请村寨中最好厨师,大家一起杀鸡做菜 这顿全鸡宴做好之后,做主人的姑娘就要到村寨中去喊:...
    查看全部>
  • 回族婚嫁习俗

    回族婚姻受伊斯兰教影响较大,《古兰经》规定,女孩九岁,男孩十二岁为"出幼",即少年时期结束,可以结婚。因此,伊斯兰教流行地区早婚现象较严重。在通婚范围上,回族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同时,实行严格的单向民族内婚,即回族男性可娶其他族女子为妻,回族女性决不能与其他族的男性通婚。 回族青年男女,经过各种场合的互相接触和了解,认为对方是自己的心上人,那么小伙子就会把真情坦率地告知双亲,接着便请求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为介绍人往姑娘家求亲。如果双方对这门亲事都满意,下一步便是抉择吉日举行订婚仪式。
    订婚 回族婚事先从订婚开始,媒人前往女家提亲,女家父母一般不表态,等到回族节日,男女双方及父母互相相看。如果相中,在下一个主麻日前,女方才收下媒人带来的男家送的茯茶等礼物。订婚这天,女家把男家送来的茯茶分成若干小块分送亲友邻里,并给未来女婿回送由姑娘亲手缝制的衣帽鞋袜等礼物。
    按照习俗,订婚吉日大都选在"主麻日"(星期五)的夜晚。小伙子的家长在德高望重的长者与亲朋好友的陪同下,携带聘金1000元、面条800斤、槟榔1000个、手镯一对以及糕点等礼品前往姑娘家,并由姑娘亲自接待和接受礼品。这就标志着男女双方情愿结为终身伴侣。
    交完"女卡银"(彩礼)后,双方家长就商定完婚良辰吉日。槟榔馈赠左邻右舍与亲朋好友,便是向大众宣布婚事告成。女方将男方提供的"女卡银"作为添置嫁妆与举行婚礼之用。面条是对女方父母表示敬意。
    婚礼亦选在"主麻日"举行。婚礼上按照伊斯兰教仪式举行。前三天,双方家庭在房前的空敞平地上用帆布搭成大伞形临时栅屋,作为这一天,他们称之"作锅",意谓洗头。新娘要在是日挨家逐户邀请全乡的妇女(主要是年青妇女)来她家洗头。
    婚前二天 男女双方得全身沐浴,俗称"大、小净"。同天下午,乡里男女青年分别宴请新郎、新娘(女请新娘、男请新郎)。同时请本乡老妇为新娘梳妆打扮。晚上,新郎、新娘各在自家"迎宾堂"接待宾客,筵席排列成双,以示新婚成双成对。在宴席上,年青人尽情歌唱,念清真教道,直至深夜。这一天叫"阿斗格"。
    婚前一...
    查看全部>
  • 京族婚俗

    京族是中国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亦是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历史上曾被称为“越族”,自称“京族”。1958年5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在越南,京族是主体民族,在越南的54个民族中,京族占越南总人口近90%。   京族婚俗特色 京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方式比较独特,当男青年相中某位姑娘时便会互相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便分别去找“蓝梅”(媒人)来,将各自想好的一首情歌,请她代为传唱给对方,同时还送去一只描有花草等彩色图案的木屐。在“蓝梅”传歌引线时,如果男女双方互相递送的彩色木屐合在一起正好是左右一双,那么这对情侣就算是“天意中”结成了,如果木屐不配对,就认为“天意中”他们“命相”不合,便“无缘”相聚。   京族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严禁姑表通婚和族内通婚。京族人对订婚和结婚非常重视,在礼俗方面也相当讲究,要经过测八字、定彩头、以定聘礼、“送日子”、“哭朝”、“开容”、迎亲、拜堂、回朝等诸多环节。   逢年过节都要进行祭神活动,届时要备猪、鸡、鱼拜祖。煮猪肉拜祖还是京族女子出嫁时的一种礼习。每年哈节,凡年满16岁的男子都要置备鸡、酒、糯米饭、槟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经过祭拜的男子才算“入众”(即进入成年),才能被允许参加唱哈节的入席活动,从此便可参加捕鱼生产。   京族男女青年订婚,男方要用一定数量的猪肉、糕饼等作为礼品送给女方,贫穷之家也要送少量的糖、糯米、茶叶、糕饼作为订婚礼。结婚时,男方要备一百斤猪肉、二百提酒(每提等于200克)、七斗米及其他礼品,送给女方。婚后三天,新娘"回潮",夫妻俩将自家染红的糯米饭两托盘(约6斤),猪肉两块、鸡两只回娘家谢拜岳父母,婚礼才算结束。   京族恋爱方式 踢沙与掷木叶 四季如春,终年常绿的京族三岛上的青年男女,热情奔放,每逢喜庆节日,特别在“哈节”这民族传统盛大节日里,他们成都结队,欢聚一起引腔高歌,托物寄情,互相对唱。他们以本民族民歌特有风格和旋律,歌唱祖国,歌唱美好的生活。同时通过民歌,朴素物色心爱的传教士偶,称心的对象。京族青年人每当在歌罢兴...
    查看全部>
  • 土家族婚嫁习俗

    求亲 (一)访亲。土家族山寨做父母者,看到儿子年满十二岁以后,就开始请媒给儿子访亲。既要门当户对,年龄相当,又要聪明伶俐,“八字”相合的姑娘。访好后,便请“暗媒”偷女方生庚“八字”,这暗媒要与女方有关系的人,以走亲或逢年过节的机会闲谈中,偷到女孩的生庚“八字”。若与男方的生庚“八字”合得上,便正式请媒人向女方求亲。   (二)求亲。男方请的媒人到女方家求亲时,开始只起试探与牵线的作用,不为媒证。得知女方父母有意之后,按“以媒为证”的程序,正式求亲。女方的父母,得知男方求亲后,也要了解男方的情况,比男方要求的条件更高些,俗说:“养儿问贫亲,养女攀高门”,“掏牛必须要到有草的地方”,“会选选儿郎,不会选选田庄”。固此,求亲比较难。   媒人求亲时,身带一把雨伞而去。这把伞叫“团圆伞”,它象征圆满的结果。因而,无论天之晴雨,路之远近,就是去邻居求亲也要随身带一把雨伞。   媒人第一次到女家去求亲,将带来的雨伞倒置于大门外,空手进屋去见女方父母。主人便问:“今天喜走?”媒人说:“贵府闺女×××人才美貌,聪明伶俐,被×家看中,专请我前来求亲。”主人说:“我家丫头年幼无知,且家境贫寒,不敢高攀。”表示没有拒绝。   媒人第二次去求亲,将雨伞倒置于堂屋,主人把雨伞拿去。再放置于大门外,示意好感。此时,媒人将男方的长处讲一番。俗话说:“求亲讲大话,接亲告艰难”。凡做媒者都是如此。   媒人第三次去求亲,既要带雨伞,又要带一块猪肉去。女方主人若将媒人的伞拿进房内,则表示同意这门婚事。经过多次请求,女方的父母才松口说好,给提亲人招待酒饭,双方才商量“认亲”(即订婚礼)的日期。媒人回到男方,一进大门,便向主人道喜:“恭喜!恭喜!姻缘前世修,为你家相公求得××府上千金!”主人高兴地说:“难为你辛苦!”便杀鸡备酒,款待媒人。俗话说:“婆家杀了一笼鸡,娘家还不知底细。”从开始提亲起,不知要杀多少鸡款待媒人,才能成功。 | 订婚 土家族人订婚,俗叫“认亲”,又叫“放爆竹”。女方的父母许亲后,就商量“认亲”的事。“认亲”有大小之分。 (一)小“认亲”(小放...
    查看全部>
  • 苗族婚嫁习俗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分布面广,文化多彩,以富反抗精神而著称于世的跨国民族。全世界苗族共1200多万,其中中国就有900多万。可以说,从首都北京到祖国大西南边陲,从太平洋东岸到西岸,从亚洲到世界各大洲,到处都有苗族人民生活、劳作的足迹和身影。
    云南楚雄等地有“姑娘房”制度,以便择配良偶。也有父母包办婚姻的,一般通过亲友撮合,讲门当户对。苗族妇女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特别在黔东南至今仍有保留。有的地区苗族还有“还姑娘”、“转房”、“妻姊妹婚”等习俗。居住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境的苗族约25万人,其婚俗礼仪,热烈庄重又诙谐幽默,充满了浪漫与神秘感,可谓别具一格。三大方言苗族传统婚俗礼仪虽大体相同,但又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总体而言,凡正常完整的婚姻都应履行“提亲、“订亲”、“催婚”“交礼”、“接亲”、“送亲”、“入门”、“拜堂”、“回门”等等仪式,其中的许多礼规礼节要求极为严格。
    婚俗形式: 抢婚 苗族结婚形式除通常所流行的男家迎娶、女家陪送之外,在昭通的“花苗”、马关的“红苗”、麻栗坡的“白苗”、金平的“黑苗”以及楚雄部分地区的苗族中,不同程度地保有抢婚习俗。抢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男女双方自愿基础上的抢婚;另一种是当男方看中某一姑娘时,不管是否愿意,便强行抢劫。
    前一种抢婚是在男女双方恋爱成熟情况下的一种象征性的仪式,抢法是由男方事先选派几个青年好友到女方村寨旁等待姑娘出门,便把姑娘抢走,女方兄长一旦发觉,要作追赶,追至男家,男家便以酒饭款待追赶者,或赠与追赶者若干银钱礼物,便将之打发回家。姑娘抢至男家后,在预先设置的姑娘住处,用一把纸伞将她象征性的罩住,然后由男子的伯母或其他女性长者用一只活公鸡在姑娘头上绕三圈,此举谓之“捉魂”,经过“捉魂”,姑娘便正式成为男家成员。约待二三日,男家正式聘请媒人告之女家,并向女家求婚,女方父母要作些形式上的吵驾,事实上也惟有答应男方求婚。然后议定礼金,择日正式接亲。正式接亲之前,须将抢来的姑娘送回娘家。
    后一种抢婚,通常由男方邀约几个同辈,到女方村旁等候姑娘出村,便强行抢到男家。苗族宗教习俗认为,被抢到男家的姑娘便丧失了回娘...
    查看全部>
  • 维吾尔族婚俗

    小伙子看上了谁家的姑娘,或是男方家长准备物色一位姑娘为儿媳,事先都要履行“提亲”的手续。 男方向女方家提亲之前,要经过一番调查,女方家姑娘的年龄、家庭、长相、人品等情况都要进行了解,认为合适时,才会提亲。也有男女青年早已热恋,双方私下商定婚事后,再请家人去“提亲”,以达到双方关系公开化和合法化。
    维吾尔族婚俗——提亲 一般来说,男方家长不能单独去提亲,而要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陪同一起去,或是请亲属一起去。这样女方家才会接待,并认为有人郑重其事登门提亲,感到光彩,会非常高兴。提亲时,男方要准备给姑娘一套质量较好的衣料、一些盐、方块糖和五个馕(有的地区带7个或9个馕),作为见面礼。礼品中的盐和馕都含有深刻的意义。男方向女方家提出攀亲的要求后,女方一般不马上答复,要和家人和女儿进行商量,并对男方家的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如果同意,即答复男方,若不同意,也要通知男方。假若答应了这门亲事,则要把这门亲事公开,青年男女便可以来往,进行“合法”的恋爱,增进相互间的了解。维吾尔把这种提亲的程序称为“拜西馕塔西拉西”(意为试探)。
    提亲被同意后,紧接着是准备彩礼和举行订亲仪式。彩礼是维吾尔婚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彩礼的数量与质量都和双方的经济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女方家提供彩礼的清单,最后经过男女双方家长商量后来确定。为了解决彩礼中的矛盾和分歧,要请一位双方都信赖的中间人,由中间人进行调解,最后达到一致的意见。
    维吾尔族婚俗——订亲 维吾尔族婚俗维吾尔族婚俗图册按着常规,男方家准备的彩礼要有:姑娘的四季服装一至二套;还要有头巾、大衣、毛衣、鞋、袜和耳环、戒指、手镯、手表等装饰品。另外,还要给姑娘的父亲做一件大衣,母亲一件连衣裙,准备给姑娘的兄弟姐妹、妹夫、嫂子或弟媳的衣料。家庭陈设的家具,也要男方承担。女方陪嫁的东西主要有:洗衣机、地毯、被褥、枕头、床单、桌布、窗帘、皮箱、木箱等。由于双方的经济条件不同,彩礼和陪嫁的东西也有所不同,随着...
    查看全部>
  • 彝族婚嫁习俗

    彝族婚嫁习俗——结婚程序 彝族婚姻过去有一夫多妻制,但大多数为一夫一妻,同宗忌婚。解放前,多为情歌对唱等方式自由选择,也有父母之命,媒说之言,同时有部分父母保办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解放后,随着汉文化的影响,男女青年大多数形成了自由恋爱而缔结良缘习惯。婚俗上,不同支系的彝族也不尽相同,各有特色,大多数都经过(提亲)婚约、过礼、结婚、三个程序。   1、婚约(定婚) 婚约是彝族男女青年成婚的主要程序之一,它是通过男女青年,走亲串戚,赶集和传统的节日等活动中情歌对唱、相互交往等形式,选中意中人,男女双方有了一定感情基础后,双方告知父母。男方按照本民族礼仪,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说亲须选双月双日子。在说亲过程中,女方为了维护自己尊严,同时也是有目的考验男方。总是以各种借口,让求婚者多求几次,多数为三次,方能决定婚约。待女方同意后,男方家要选择吉日,带着必要的礼品和拜祭女方祖先的各种用品,到女方家举行定婚仪式,同时男方还要带礼品到各亲戚家认识新的亲戚(俗称认亲)。有部分地区也分两次,即定亲、吃小酒。但大多数两个仪式一并进行,在定婚仪式上女方家邀请亲朋参加,通过该仪式认识亲朋,向亲朋表明家女已有婚约。不能够再接受别人的求婚。   2、过礼(送彩礼) 过礼是青年男女双方,结婚前给女方送彩礼的一个仪式,男方家择好结婚日子后,由媒人带男方和其朋友,在婚期前数月按照约定,带着必要的彩礼送到女方家。同时协商婚期以及婚事有关事宜。作为女婿的男青年,还必须送岳父和岳母各一套衣服面料,(俗称“离娘布”)。次日女方家将男方送来的酒肉,设晏请亲朋和村里德高望众的长者。宴席后大家共同商量筹办喜事的相关事谊。   3、婚礼 婚礼是男女双方履行婚约的最终目的,结合需要请本民族毕摩选择吉日。结婚仪式一般分三步,一是挂红,即主要亲戚在迎亲的前一天,新郎家设宴招待亲戚,饭后要举行挂红仪式。主持者按主人吩咐,新郎梳洗装扮整齐,在挂红仪式上接受亲戚的祝贺。挂红时新郎站立在堂屋正中。亲朋按舅舅、姑妈、姐夫等顺序依次把红布折叠成花朵挂在新郎肩上,挂红者在挂红的同时,口念祝贺新婚吉祥语。每个挂红者结束祝贺后,均要接受新郎的感谢酒茶,依次直到亲戚祝贺完成。二是迎亲,由压礼先生、新郎、陪郎、搬运嫁装人...
    查看全部>
  • 乌孜别克族婚俗


    乌孜别克族,也称乌兹别克族,是中国的56个少数民族之一,我国的乌孜别克族共有1.4万多人,主要居住在北疆的伊宁、塔城、木垒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乌鲁木齐以及南疆的喀什、莎车和叶城。其中,70%在北疆,以伊宁市最多。
    乌孜别克族婚俗一、结婚必须先长后幼 乌孜别克族按传统习惯,男女结婚必须遵循先长后幼的原则,即兄姐未成婚,弟妹不得娶嫁。男女联姻一般要经过订婚、送聘礼和完婚三个阶段,前两个程序与其他民族无太大区别。婚礼仪式却富有民族特色。   乌孜别克族婚俗二、讨休钱"约束新郎 乌孜别克结婚典礼习惯于在女方家晚上举行。良宵之夜,灯火通明,女家以美味的抓饭招待客人。结婚仪式之前,男女双方父母要和媒人一起协商"讨休钱"。所谓" 讨休钱",是结婚以后如果男方提出离婚时,男子必须付给女子的款项。对於乌孜别克族来说,离婚是相当可耻的。小两口恩恩爱爱过日子才受人尊敬。因此,在这个民族里,夫妻离异的现象,是极为少见的。不过,如果两人实在不能在一起生活,而且离婚又是男方主动提出,当着女子的面说过"我不要你了"之类的话,那麽,女方不但可以带走自己的嫁妆,同时男方必须付给一定的"讨休钱"。讨休钱在婚礼举行前就商定好。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那种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男子的一种限制和约束。   乌孜别克族婚俗三、献礼物"赎"新娘 和维吾尔、塔吉克族一样,乌孜别克族的婚礼仪式,也要按伊斯兰教规进行。 由阿訇主持,询问双方是否愿意遵守婚约,再吃蘸过并盐的面饼。婚礼仪式举行之后,新娘随新郎及前来迎亲的客人去男家。   乌孜别克族婚礼 乌孜别克族婚礼是十分隆重的,仪式一般在女方家举行。新郎和新娘都要穿上新衣服,新娘还要蒙上面纱。这天要杀羊,煮肉,做抓饭,还准备丰富的乳制品。客人们要为新婚夫妇赠送礼品和生活用品,帮助他们建立新家庭。在举行婚礼的这一天,新郎和新娘的父母分别出来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和来宾。客人们大都要向新郎的父母祝贺,同时也要向新郎和新娘祝贺,希望他们相亲相爱,白头偕老。这天下午,新郎的...
    查看全部>
  • 布朗族婚俗

    布朗族是中国西南历史悠久的一个古老的土著少数民族。布朗族属南亚语系,无文字,习汉文,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习性。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布朗族总人口为9.19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保山等地区。另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   布朗族婚俗——恋爱 串姑娘 布朗族婚俗布朗族婚俗图册“串姑娘”是布朗族传统的恋爱方式。布朗青年的恋爱和婚姻非常自由,常常能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小伙子们换上新装,怀抱三弦,结伴来到姑娘的竹楼下面,争相用诙谐的话语和热情的歌声去打动意中姑娘的心灵。精心梳妆打扮过的姑娘们也会早早地燃起火塘、打开房门,请小伙子们进来,用对歌、递烟、敬茶等巧妙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慕。布朗山区串姑娘可以群访,也可以单独夜访。串姑娘也是青年男女进行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普遍形式。   夜访 夜访更是布朗青年谈情说爱的主要方式。这种夜访活动多 数是在“翁瓦萨”期间进行(翁瓦萨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至次年九月十五日。约在公历十月中旬至次年七月中旬)。每当深夜,小伙子们便弹着三弦琴或是唱着委婉的情歌到姑娘家里拜访。夜访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群访,即几个小伙子一起到 一位姑娘家里进行社交;另一种是单独拜访。前一种多属社交性质,也可能是几个小伙子同时追求一个姑娘的情况;后一种夜访事实上就是谈情,布朗语称其为“邀贯奇”。对于来访者,姑娘一般不能拒绝,并且要以礼相待,即使她已经有了心爱的人,也不能拒绝来访的小伙子,她所爱的那个小伙子也不能妄加反对。在开展夜访活动的那一段时间里,小伙子 一般不在自己家里住宿,到哪个女友家访问,便在哪家留宿, 一般是住在火塘的左侧。让来访者住宿是女方的一种义务,来访的小伙子们如果发现他们所追求的姑娘已经和别人特别亲近,他们便会主动回避,借故下楼另选拜访对象。   布朗族婚俗—— 婚礼 布朗族青年男女结婚需要举行两次婚礼。青年男女通过自由恋爱,双方感情融洽,男方父母就请媒人给女方家送去茶叶、盐巴等礼物。女方家收下后,男方就可以请祭司卜卦,选择吉日结婚。结婚前一天,男女双方要分别送给本村寨的长...
    查看全部>
  • 羌族婚俗文化

    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又称“云朵上的民族”。主要以游牧为主。传说5000年前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大战,战败后炎帝率其大部与黄帝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汉族);少部分西迁南迁,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藏族、羌族等。   羌族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其余散居在阿坝州松潘、黑水、九寨沟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成都市都江堰地区、雅安地区、四川西南,贵州省江口县、石阡县,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略阳县,宝鸡市凤县部分地区,甘肃南部、云南、现有人口约309,576人左右。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部分传统文化的一支,与汉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为兄弟民族,皆具有部分炎帝部落的血统。   羌族婚俗文化是羌族文化中引人入胜的一部分。传统的结婚仪式复杂而隆重。大致分为订婚和结婚两个阶段。订婚过程分为三步:“开口酒”(说亲)、“小定酒”(备酒宴招待女方近亲)、“大定酒”(商定结婚日期)。婚礼前后要操办5天,包括“女花夜”、“正宴”(也作“正酒”)、“谢客”三个仪程。   羌族婚姻形式: 羌族的婚姻形式,基本是一夫一妻制。解放前,男女青年无恋爱自由,视自由恋爱为有损家风,婚姻不能自由,封建买卖婚姻盛行,儿女婚事均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羌族婚俗简介: 过去,羌族的青年男女没有选择配偶和自由恋爱的权利,因幼小时即由父母代订婚约,甚至指腹为婚。择婚时,讲究门当户对和亲上加亲。在结婚年龄上往往女大於男,因此,羌族地区流行着这样一首民谣:“六月麦子正扬花,丈夫还是奶娃娃,哪天等得夫长大,落了叶子谢了花。”   订婚时经三道程序,首先“开口酒”,即许口酒。当男女还未成年时,男方请媒人到心目中的女方说亲,如同意则由家长提出一定时间,男方到女方家办酒席宴请,名“开口酒”。酒席上女方提出聘金数目,双方议定,表示订婚初步成功。数月后,男家去女家备酒席招待近亲,称“小定酒”,此时要送上些彩礼,置于神台之上,以示庄重。“大订酒”上,两家具体商定结婚日期,男方要大宴宾客,款待女方亲朋,此时男方根据议定交清聘礼...
    查看全部>
  • 普米族婚嫁习俗

    普米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云南省怒江州的兰坪县、丽江市的宁蒗县、玉龙县和迪庆州的维西县是主要聚居地。其余分布在云县、凤庆、中甸以及四川省的木里、盐源、九龙等县。   在普米族的发展历史中,婚姻形态经历了由母系制到父权制,由群婚到一夫一妻指的发展过程。目前,在普米族的大部分地区已经确立了父权制,婚姻以一夫一妻指为主,实行男婚女嫁。从订婚到结婚,要经过订亲、测算八字、过大礼、迎娶和坐家等过程。依据传统的习惯,普米族的婚礼多选择在冬天农闲的季节举行。具体的婚礼形式各地不一。   普米族婚俗简介 云南边缘地区的普米族,姑娘出嫁时,必须由男方前去“逮捕”新娘。迎亲那天,男方要派媒人、两位伴娘和几个精明强悍的小伙子前去迎亲,在女家的巧妙配合下,装模装样地将姑娘抢走。即将出嫁的新娘在父母的有意安排下到山上或田间劳动,迎亲的人来后,由一位小伙子找到姑娘,对她大声说:“你已是xx家的人了,xx家请你去吃茶,跟我们去一趟吧!”说完上前迅速“逮”住假装要逃跑的姑娘。这时埋伏在新娘周围的几个美丽健壮的姑娘便一拥而上,对“逮捕”新娘的“凶手”拳打脚踢,甚至撕坏或扒下他的衣服,逼迫他投降交出新娘。随后,大家一起簇拥着新娘回到女家举行出嫁礼,唱歌喝酒,为她送行。   当新娘的兄弟将新娘从闺房中背出来,随新郎的接亲队伍上路之后,媒人不仅不能随队伍离开女家,反而要被女家扣留下来,送到一间屋里锁起来,同时被被“关押”的还有女方的一位歌手。在“监牢”中,两人要比赛唱歌,决定胜负。屋外则由两个姑娘手拿钥匙守门。主客双方对歌后,一直要到媒人唱赢了,守门的姑娘才会开锁放人,媒人就会去追送亲的队伍。媒人钥匙唱不赢,就得去向女方父母敬酒或送钱,这样即使媒人出了“监牢”,走到村寨口,女方村寨中的各家各户都要来敬酒,无论媒人酒量再大,最后也会烂醉如泥。如果不想喝,就得和敬酒者一一对歌,比赢了,可以不喝他手中的酒。突破这道防线,媒人就算完成任务,赶上接亲队伍。   普米族婚礼上,还有十分奇特的吃羊睾丸的仪式。新娘到新郎家后,首先要和新郎同吃一碗“接嫁饭”,饭中有羊睾丸,取意今后能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接嫁饭由新郎送一口给新娘吃,再由新娘送一口给新郎吃,如此直到将这碗饭全部吃完。吃完接...
    查看全部>
  • 白族的婚俗习惯

    白族婚俗简介 白族婚礼十分隆重,婚礼的活动一般分为“踩棚”、“正喜”、“散客”三个阶段。 头天为“踩棚”,白天搭彩棚,给女方送衣物箱笼彩礼,夜晚由民间艺人在彩棚里演唱“吹吹腔”、“大本曲”称之为“板凳戏”。第二天为“正喜”,新郎用花轿迎接新娘,新娘要哭别父母、兄妹。到男方家门口时,新郎、新娘在司仪的指点下于大堂之内行大礼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旋即抢入洞房,争坐床头,意为先入为主。因白语中“辣”与“亲热”、“富贵”谐音,故陪郎侍女们在洞房内将辣椒面撒入火盆,辣味四溢,呛得新娘大咳不已;在酒菜中撒入花椒面,麻得新娘难以下咽,以示“亲热”、“富贵”。正喜这天,通霄达旦地演奏“吹吹腔”、“大本曲”,热闹非凡。第三天“散客”,由新娘亲自烹饪鱼菜招待亲朋好友,叫“吃鱼宴”。新婚后三日新娘才回门,七日新郎新娘到本主庙祭本主,叫“颂平安子”,意为早生贵子早享福、早发财。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多着白色对襟上衣,外穿镶花边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肥宽裤子,头缠白色包头,肩挎工艺考究而实用的绣花挎包。 白族妇女不论老少,都爱穿白衬衣,着加工制作精细的艳红、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绿色布料加绣花加绣花边裤角的裤子,脚穿绣花鞋,腰系加工精致、镶边处绣有花、鸟等图案的绣花短围裙。   白族婚嫁过程 恋爱 白族青年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他们通常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通过山歌试探对方,抒发感情,寻觅自己的意中人。   提亲 白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其婚姻有三种形式:即嫁女、招姑爷和“卷帐回门”。上门女婿结婚时要改名换姓,婚后有继承权和赡养女方父母的责任。如果女方是长女,下面兄弟较小,就在婚后七日偕丈夫携带被子、帐子回娘家居住,负担赡养老人、照顾幼弟的责任,直到小兄弟长大成婚,才回到男家居住。白族有早婚的习惯,双方订婚后,在结婚前一年,男方必须托媒人到女家求亲,给女方以准备妆奁的时间。除制备各色粗细领挂、全部铺陈帐盖外,单鞋子一件就要做数十双到上百双,以备结婚时送公婆、弟妹、哥嫂、子侄等为见面礼及婚后自穿。   订婚 白族把订婚叫做“发红帖”、“送水礼”。过去白族青年虽然恋爱自由,但婚姻全由父母包...
    查看全部>
  • 高山族婚俗

    投槟榔探情缘 高山族同胞每逢喜庆佳节,都要举行一种以摈榔为球,以竹篓为篮的球赛。身者盛装的姑娘站成一排,每人身背一个精致的竹篓。竹篓约高一尺半,宽一尺二寸左右,竹篓的口五至八寸。同样多人数的青年小伙子排着队站在姑娘们的后边,每个小伙子手里拿着摈椰当个球。球赛一开始,姑娘们便背者青篓,边走边唱着欢乐的歌。小伙子紧跟在后边,在追逐中,於相距离五米左右处将摈榔球投进姑娘的背篓内,投不进者为输。假若姑娘对小伙子有情,就会主动配合。让小伙子把球投进去,以示相爱,如姑娘不喜欢小伙子,就想方设法不让球进自己的背篓内。
    奏鼻萧诉衷肠 台湾高山族少女(呢新)到了结婚的年龄,父母就让她另室别住。她在一天劳动之馀,梳洗打扮一新。每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明星点缀,挢影花下小伙子用自制的鼻萧或口琴,吹奏着倾诉衷肠的曲子,悠游於新住室之外。如果那求爱的乐曲能打动姑娘的心,那么她就用口琴和小伙子相唱和之后, 或径直把他请进住室或到外面与那小伙子谈情说爱。姑娘与小伙子经过寸段热恋之后,就订下了终身大事。
    凿齿订终身 高山族还有种奇特的表达海誓山盟的方式。姑娘要忍痛拨下自己的两颗侧门牙送给小伙子,小伙子同样要拨下自己的两颗牙齿还赠给姑娘。彼此珍藏,取痛相关之急,表示愿结终身之好。这种凿齿订婚习俗,早在三国时代就有记述,直至流传到今天,在高山族一些地区仍有保留。
    岳母考察准新郎 住在台湾花莲地区的高山族小伙子爱上姑娘后。就砍柴割藤,大大方方地送到姑娘家去,表示爱慕之情。大胆一点的小伙子,放下柴担,还会向姑娘的伊娜(妈妈),阿玛(爸爸)问好。姑娘呢,如果看中了小伙子,也会亲亲热热地到小伙子家帮着挑水 杵米 做饭。 宠爱女儿的伊娜,除平常细细观察小伙子的一举一动之外,还会到部落头目家了解小伙子的劳动、 品行和健康情况。
    如果头目说:" 马拉格(勤劳)顶呱呱!"姑娘的母亲还会亲自考察小伙子的勇气和能力。这时,她就会悄悄地躲在牛棚边,让部落头目把小伙子叫来。一见到小伙子,她就从牛棚里拉出一头大水牛,并用劲地拍打牛屁服...
    查看全部>
  • 东乡族婚俗

    东乡族婚俗简介 东乡族是中国甘肃省颇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民俗十分悠久,融合发展了多方文化,形成了今天的东乡族。东乡族在传统婚姻关系上,还保留尊从“阿哈交”观念的婚俗,所谓“阿哈交”,是一种宗族或家族的残余形式。一个“阿哈交”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上百户不等,辈份最高的年长者,称为“当家”。同属于一个“阿哈交”的男女不能婚配,违者将受到谴责。寡妇再嫁,同辈亲属有优先权。男女十六七岁就可举行婚礼,但现在按我国《婚姻法》法定年龄结婚的男女越来越多。婚礼仪式带有宗教气氛。
    东乡族婚礼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基本上由父母决定,男女青年不得谋面相谈,大多由“找赤”(媒人)中间传话。一般先由男方请“找赤”到女家说亲,女方应允后,男方就要送“订茶”做见面礼。“订茶”一般是几斤细茶和几件衣服。之后便履行正式的订婚手续,即“麦赫勒库和”(送彩礼)。届时,由男方及其父亲,叔伯、媒人、陪客共携彩礼赴女家。彩礼分两种:一种是茶叶、红糖、糕点等,一是经媒人事先议订的衣服,现金及耳坠、手镯等。东乡族有些山区还有订婚送馒头的习俗。男方家将当年收下的小麦磨成白面蒸成馒头,每个约1公斤,顶部预先抹点姜黄,用刀稍稍切开,蒸熟后,雪白的馒头顶部如开黄花,预示亲家来年五谷丰登。
    东乡族婚礼 东乡族的婚礼俗称“宴席”。结婚这天,双方家里热闹非凡,亲戚朋友、隔壁邻里都应约而来,并按亲戚关系的亲疏,朋友交情的厚薄“搭礼”,以表示祝贺。宴席的吃食注重遵循传统的规矩,主要有各种油炸面食、糖包、肉包、烩菜、羊肉、鸡肉等。席上不放烟酒。对结婚日期男女双方家庭可随意商量,多在秋收后或冬闲时举办,一般以“主玛”(星期五聚礼日)为吉祥日子。
    结婚这天,要进行简单的伊斯兰教仪式。男方到女方家娶亲时,由阿訇主持,征询男女青年同意结婚后,当众颂经念“尼卡”,说明经过阿訇证婚,婚姻方才被社会承认。阿訇征询时有一方不愿意,婚约即无效。在念“尼卡”时,阿訇当众议定婚后男子给女子一定数额的“尼卡钱”。“尼卡钱”象征着男子向女子承诺的义务,约束其不随意抛弃妻子。念罢"尼卡"后,证婚人把预先摆好的一盘红枣、核桃撒给围观的大人和小孩,表示早得儿女。 查看全部>
  • 珞巴族婚俗

    珞巴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总人口约60万。其中处于中国控制区的有2300余人。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和狩猎 。珞巴族有自已的语言,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珞巴族婚俗简介 西藏地区居住着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还有僜人。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同的民族用勤劳勇敢智慧,创造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珞巴族的婚姻观不是自由恋爱,而是由父母决定儿女的终身大事。珞巴族是一个以狩猎为主的民族,于是狩猎的特殊烙印也打在了婚礼上。如果观看了博嘎尔部落的珞巴人婚礼的全过程,即可明了珞巴人的婚俗:杀鸡为婚。
    珞巴族婚礼 珞巴族与门巴族的婚姻观很不同,他们不是自由恋爱,而是由父母决定儿女的终身大事。珞巴族是一个以狩猎为主的民族,于是狩猎的特殊烙印也打在了婚礼上。如果观看了博嘎尔部落的珞巴人婚礼的全过程,即可明了珞巴人的婚俗:杀鸡为婚。
    婚礼上,新娘、新郎一共要杀三次鸡。第一次,杀早已吊在新郎家木楼前新搭的木门悬梁上的两只鸡。杀完鸡,取出鸡肝,拿给珞巴巫师。巫师用舌头舔一下鸡肝看一眼,再舔一下鸡肝再看一眼,由此来断定新人今后的命运是好是坏,寿命是长是短。
    第二次,杀挂在院子里八根竹竿搭成的竹架上的鸡,还是取出肝脏交给巫师。巫师由此断定新人今后生儿育女的先后和数量。第三次,杀新郎家里的两只鸡。由珞巴族有儿有女的妇女把新人引进新郎家的木楼后开始杀鸡。这一次不同的是还要杀一口猪,先杀猪,后杀鸡。于是,整个婚礼沉浸在鸡飞猪吼之中,令不知情的人不知所措。
    尤其奇特的是,这一切似乎还无以表达婚礼的热烈,而在婚礼开始以前,新娘新郎家的送亲者和迎亲者就已经进行了一场真刀的拼杀了。如果你以为双方发生了你死我活的矛盾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就是博嘎尔珞巴人婚礼的欢迎仪式。
    珞巴族婚俗制度 1)氏族外婚制 在婚姻上,珞巴族人遵循古老的婚姻制度,即同一氏族内男女成员之间不能通婚,实行的氏族外婚制,如果谁违犯了这一规定,就将受到严厉的遗责和制裁。 查看全部>
  • 哈萨克族婚俗

    哈萨克族婚俗简介: 哈萨克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氏族外婚制,同一部落的人七代之内禁止通婚,通常可与周围的维吾尔、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回、蒙古等通婚。哈萨克族的婚姻是终身的,一经缔结婚约,便不能随便解除。结婚之后是不允许离婚的,尤其是女方,没有毁约和离婚的权利。
    哈萨克族人的婚礼有许多礼仪,其中最隆重的要数婚典。整个婚典包括女方家举行的“戴鹰羽仪式”、“订婚仪式”、“出嫁仪式”和男方家举行的“吉尔特斯”仪式、“迎亲礼仪式”。
    在过去的哈萨克家庭保持着父系家长制,男性家长在家庭内享有最大权威,而现在基本上实现了夫妻平等。男子长大成婚后一般另立毡房独立生活,但还存在着“还子”的习俗,即每对新婚夫妇,要把婚后自己所生的第一个孩子送给男方的父母扶养。祖父母与孙儿女的关系视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孙儿女称祖父母用父母的称谓,祖父母称孙儿女用儿女的称谓。
    旧时,哈萨克族买卖婚姻比较普遍,一旦成婚,终身难以离婚。新中国成立前,妇女死了丈夫,如果改嫁,只能嫁给死者的兄弟或近亲,或者本家庭其他成员,如本家庭无人娶时,才能嫁给本氏族其他成员。如果亡夫的妻子愿意终生守寡,也会受到尊敬。哈萨克人注重部落外通婚,如果本部落的人通婚,必须超过7代人以上,还要征得部落头目的同意。不管是否同父或同母所生,只要吃过一个妇女的奶水,便视为亲兄妹,不能结婚。
    哈萨克人的婚事从说亲到完婚要经过一系列的仪式,哈萨克族称为“托依”。主要有说亲、订婚、吉尔提斯礼、送彩礼、出嫁、迎亲等仪式,这些仪式的规模大小,主要根据双方家庭的经济情况而定。哈萨克人把结婚视为人生的头等大事,因此举行婚礼非常隆重,在这期间要举行赛马、刁羊、姑娘追、阿肯弹唱等活动。伊犁哈萨克族的婚礼有其独特的情趣,婚礼是在歌海中进行。婚礼上的歌只有曲调,没有固定的歌词,即兴编唱。
    哈萨克族十分重视女儿的出嫁。在举行出嫁仪式的前一天晚上,女方家宰杀准备好的羊只,招待宾客。然后开始对唱活动,对唱者一般是青年男女。这种场面非常热闹,有时通宵达旦歌唱不停。举行婚礼的第一天,新郎和伴郎们穿戴一新,骑着骏马,簇拥着向女方家娶亲,这一行娶亲队伍边走边唱“萨仁”曲子。 查看全部>
  • 布依族婚嫁习俗

    布依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宗或同姓严禁通婚。也保有"姑舅表婚"和兄终弟及的转房制习俗。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自由,各地未婚的男女青年都喜欢借助年庆节俗、赶集和集体聚会的时机,以三、五人到七、八人自由组合的方式,通过谈天说笑和唱歌对调,倾述或表达彼此的感情。
    当一个男子看上某一个姑娘时,按照传统,必须找第三者作伴,有的则由自己的姐嫂出面介绍。如女方有此意思,即可单独相约到幽静处进一步对唱山歌,表达情,直到双方互赠信物,就表明他俩已盟督终身了。但在旧社会的封建制度下,许多对彼此相爱的情侣并非都能成配偶。那时,婚姻的缔结,绝大多数是由父母包办或媒纳之言定亲的。许多父母对儿女的亲事仅从财札多寡或门户相当出发,并常以"八字"是否相属或相克作为亲事的重要决择,往往因此造成许多不幸的悲剧。
    订婚时,由男方父母托媒去女家,并送一定的酒、肉、耙耙一类的礼品。如对方同意,第二次媒人则要将男女双方的"八字"互为"效验",只要"八字"相符,则可择定结婚日期。这一带地区送彩礼的数额,特别讲究"六"宇或"双"数,据说是取"六"即禄的谐音,以表示婚后双双有禄必有福之意。结婚时,新郎不迎亲,只请几个相好的男女青年代为相迎。新娘一般都是撑伞步行至男家,个别也有骑马、坐花轿的。结婚当天新婚夫妇不同房,次日即返娘家。聚居区一带的布依族仍保有"不落夫家"或称为"坐家"的习俗。有的要两三年甚至五六年后才长住夫家。杂居区的布依族已大部分革除这一风俗。
    布依族婚俗过程 布依族的婚俗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整个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一、相亲:主要方式有三种:1、男孩5.6岁时,父母为儿物色对象,女比男稍大;2、“指腹为婚”;3、自由选择,男女青年利用节目、集会等,互唱情歌沟通,称为“朗绍”。
    二、托媒:经月老、冰人说合,作为婚姻关系的证人和双方对话的桥梁。
    三、问亲:这是最重要的环节,一般往返多次才最后确定关系,女方收下礼品。
    四、论婚:1、“对八字”;2、取“红八字”;3、“回八字”;4、送彩礼,多以粮价折现金,少为2石6斗米,多为3石6斗米。
    五、过礼:婚姻关系确定后,...
    查看全部>
  • 纳西族婚俗

    中国的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维西、香格里拉(原中甸)、宁蒗县、永胜县及四川省盐边县、木里县和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等。现有人口为324680人,昆明市非土著民族中的第一大民族,有支系摩梭人。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形成。
    纳西族婚俗简介: 纳西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男女一般二十岁左右结婚,早婚现象较少。   旧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盛行姑舅表优先婚配习俗。结婚一般要经过订亲、请酒、举办婚礼等程序。订亲,纳西语“日蚌”,意为送酒,男孩长到五六岁,父母便托媒人带一壶酒到适合的女方家为儿子说亲,双方父母同意后,待女孩长到十岁左右便择吉日订婚。之后男方家要向女家行“小酒”、“大酒”等礼,每年端午、中秋、冬至等节都要到女方家送礼。结婚仪式有不见天之俗,在天井搭大帐篷,下铺松毛,扎迎亲牌坊。接亲队伍到达,女家闭门,隔门唱盘问喜歌,答唱对头方开门迎入,接亲者即撤“开门钱”。新娘边祭祖先、告别父母亲友,边哭泣表示舍不得离开娘家。新娘进夫家大门时,必须跨过门槛正中的马鞍,以此表示成为男家的成员了。   过去,纳西族青年男女婚前有社交自由,谈恋爱称为“命若贺”,一般不受父母干涉,通过各种节日活动和红白喜事场合相识交往,定期约会于山间田野,对歌弹弦,倾吐衷肠,互赠情物。这种传统的社交自由,与汉文化影响的封建包办婚矛盾尖锐,加上社会中的阶级压迫剥削和农民的贫困加深,致使相爱的青年往往不能成婚,为了忠贞于纯洁的爱情,就相约至玉龙雪山或村寨附近风景优美的地方殉情自杀。   东巴祭司依据当时所发生的情死悲剧情况,创作东巴经典《鲁般鲁饶》(牧奴迁徙记),并把它作为超荐情死者的经书,在道场仪式中反复吟诵。纳西族第一对情死者从情死鬼头目演变成爱神,十二岩子坡这个情死鬼魂的归宿地,也演变成雪山情国(游翠国),并把情死国描绘成不同境界的三个国。经过东巴教的不断传播,民间又形成口传的长诗《游悲》(殉情调),其故事说:女主人公从小在山上放羊,孤单寂寞;男主人公是次子,分家没有份,就上山打猎。二人相会在深山,互诉苦情,于是相爱,但他们烧香问卜,都难于成婚,便去准备情死的用物,接着双...
    查看全部>
  • 傣族的婚俗习惯

    迎亲 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派出的亲朋好友来到女方家参加婚礼的人特别多。他们陪着新郎,一路敲着象脚鼓和铓鼓,喜气洋洋地来到女方家,沿途还鸣放鞭炮和鸟铳,以增加喜庆气氛和驱除邪魔。婚礼首先从女方家的门口开始:在地上铺一条花毯,在上面摆一张小供桌,桌上摆放着鲜花和果酒。新郎和新娘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并排坐在花毯前,请和尚念经。
    念完后,和尚用彩色丝线分别束在新娘和新郎的手腕上,以示祝福。接着,男方要走进女方的家,这需要经过几道关卡:一是到门口时,竹门已经关闭,男方需放鞭炮、付礼钱,门才打开让男方通过;二是登竹楼时,男方被女方的人阻挡,男方需付礼钱才能登楼;三是进了屋后,新娘被藏起来,见不着新娘。男方需付礼钱和敬酒,几番恳求,几经周折,新娘才被送出来。这一系列过程包含着考验新郎的意味,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
    拴线仪式 接下来是举行拴线仪式,在竹楼的堂屋里摆上一张小桌,上面放着两个用芭蕉叶做成的圆锥形帽子,下面放着煮熟的雌雄鸡各一只。桌上还放有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如衣服、筒裙、银裤带、手镯等。此外放着糯米饭、红糖、芭蕉、盐巴、白线等。拴线仪式开始,新郎新娘并排跪在婚礼桌前,接受老人的祝福和来宾的祝贺。接着由主婚人致贺词,在座的人们都要伸出右手搭在桌子上,低首聆听贺词。
    贺词完毕后,新郎新娘每人从桌子上扯下一团糯米饭,在酒里蘸一蘸,然后点鸡、盐和白线等物,每人需连点三次,点完后又把饭团放回桌面。这是,主婚人拿起桌上一根较长的白线,从左至右,绕过新郎新娘的肩,把线的两头搭在婚桌上,表示已把两个人的“灵魂”拴在一起,从此白头到老,永不分离。接着,在座的老人们也纷纷拿起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祝福新婚夫妇幸福吉祥,生的儿子会犁田、盖房,生的姑娘会织布、栽秧……
    宴席 拴线后,桌上的一只鸡献给主婚人,另一只拿给小伙子们去分吃,预祝他们早日找到心爱的姑娘,也来幸福地拴线。其余的东西全部放在新婚夫妇的帐子边,过了三天才能吃。拴线结束后,便开始宴请宾客。席上的菜肴多带有呆味特色,其中一碗是生血加料血炖,以象征着婚姻的吉祥。席间,新郎...
    查看全部>